沙龙观点|可再生能源如何助力能源公正转型

日期:

发展可再生能源不只是能源转型的主要抓手,也是实现能源公正转型的重要路径。

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副主任郭虹宇在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主办的《可再生能源助力带路国家绿色发展》系列沙龙上参与对话交流,点击这里了解绿研观点。以下是本期活动回顾。

带路特辑·编者按:

回顾“一带一路”倡议十年历程,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同相关方签署了50多份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建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同31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长期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在独立开展相关研究的同时,也独立或与相关合作伙伴共同推出系列沙龙IP和视频产品。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今年10月在北京举办。在此期间,我们将陆续推出一系列观点文章和视频,以飨读者。

能源转型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能源转型是清洁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也是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源动力。

《可再生能源助力带路国家绿色发展系列沙龙》2023年第二期聚焦带路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能源公正转型如何相互促进这一问题,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张莹、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副主任郭虹宇、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罗斯可持续城市中心高级研究员Vijay Jagannathan进行对话。

沙龙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主办,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支持,磐之石环境与能源研究中心和中国能源网协办。

能源公正转型中的公正难题

就业在能源转型中受到的影响最为直接。张莹表示,为实现能源转型、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推动化石能源利用的提质增效和有序退出是必然选择,在此过程中,相关就业岗位的减少不可避免。她提到,我国在煤炭开采在峰值时期,相关就业规模超过500万个。随着去产能政策和能源转型的推进,到2021年,煤炭行业的整体就业规模已较峰值时期下降近50%。对燃煤发电行业而言,预计到2030年,就业规模将较2020年减少约30%。

对于资源禀赋不同的地区,能源转型对就业的影响存在不均衡性。化石能源禀赋丰富,特别是产业结构更多依赖于高碳化石能源产业的地区更易受到影响。具体到山西、内蒙古等化石能源资源同样丰富的地区,能源转型对就业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例如,内蒙古的煤炭开采以露天煤矿为主,机械化程度较高,就业规模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内蒙古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较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能够更大程度抵消煤炭减量带来的就业岗位减少。而对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一般的煤炭大省山西而言,转型的压力则更大一些。

近两年,受疫情和国际形势变化影响,能源转型中的公正问题愈发凸显。除了地区间的不均衡,群体差异也更加明显。从就业岗位减少情况看,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女性就业岗位比男性就业岗位缩减得更多。郭虹宇补充道,在能源转型的长期进程中,如何保证不同性别、年龄、国家/地区人群能够平等面对转型带来的影响,需要各国重点关注。

然而积极的一面是,公正转型正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发布的《走向公正转型的未来:中国绿色转型对就业的影响》(下称《报告》)提到,截至2022年3月,在166个提交了更新自主贡献的国家中,有62个都直接提及了公正转型。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六次评估第三工作组报告数据,已有超过19个国家针对公正转型建立了相关委员会、对话机制及政策安排等,其中有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也有南非等新兴经济体。

/uploads/image/2023/10/12/6e592127c7aef3ad8cd9139956a7bfe6.jpeg
 图|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

发展可再生能源,创造就业岗位,优化生产力布局

发展可再生能源不只是能源转型的主要抓手,也是实现能源公正转型的重要路径。

通过国际研究成果梳理和中国实地调研,张莹及其研究团队发现,在化石能源优化退出和可再生能源等量替代过程中,可再生能源单位装机容量的就业潜力大于煤电,因此,能源转型对就业的净影响应该是积极的。简单讲,可再生能源带来的就业岗位不仅能抵消掉化石能源退出造成的岗位减少,还能带来额外的新增就业岗位。《报告》预计,到2060年,电力部门就业规模会比2020年增加68%左右。

考虑到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链较长,新增就业岗位不仅将出现在电力生产和运营环节,也将出现在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中。

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也将驱动生产力重新布局。参与讨论的嘉宾均认为,依靠新经济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是解决转型问题的根本性方案。

众多化石能源资源富集的省份已经开始将可再生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心之一,通过“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光伏+”等模式,带动农业、畜牧业、林业、生态修复、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发展。

张莹表示,东南沿海地区正在探索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也值得关注和借鉴推广。例如,浙江嘉兴的集中式复合光伏发展模式,即充分利用嘉兴境内陆地、水域等资源。在沿海地区,利用滩涂和养殖鱼塘等建设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和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内陆地区,结合现代农业,探索推广以风光水储多能互补、农林渔光生态融合的复合型集中式光伏电站。

郭虹宇进一步提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分布式光伏与社区生计息息相关。发展分布式能源不仅能帮助欠发达地区解决能源获取问题,也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医疗等基础公共服务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对于当前电解铝、煤化工、电解制氢等在内的高耗能产业和可再生能源制造业向西北、西南等绿色能源富集的地区转移的趋势,张莹表示,西北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但水资源紧张,在生产力重新布局的过程中还是需要科学评估,合理选择。

此外,Vijay Jagannathan提到,能源公正转型也关乎搁浅资产如何处置、转型成本由谁来负担。他解释到,部分发展中国家拥有较多燃煤发电厂,由于燃煤电厂的设计寿命通常在15-20年,煤电提前退出将给相关国家带来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在杨富强看来,为统筹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我国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推动化石能源利用的减污降碳,使其能够更高效、更绿色地服务全国和地方经济发展。

/uploads/image/2023/10/12/35d5623a3c6b3ee948ecda5cdf2d170f.jpeg
图|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

如何实现能源公正转型

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等方面进行根本性的绿色转型。在此过程中,能源公正转型相关顶层规划和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制定对实现公正转型至关重要。

张莹表示,尽管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应的顶层规划,但是公正转型的思路已经反映在众多重要文件中。2021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白皮书将“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应对气候变化新理念的五大支柱内容之一。同样在2021年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探索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的协同增效也被视作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

从欧盟经验来看,欧盟绿色新政的支柱之一就是公正转型。经过谈判和磋商,欧盟完成了对重点地区的识别,明确了能源公正转型需要的资金规模。现在,欧盟正在将资金有序地投向重点地区,帮助相关地区重建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能源体系,化解化石能源退出带来的社会问题,并通过可再生能源发展探索新的发展机制和经济增长点。

“能源公正转型需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措施指导。”张莹举例称,内蒙古可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山西则可以努力推进生态修复产业。

Vijay Jagannathan同时提到了能源公正转型中的资金支持和全球技术合作问题。在他看来,能源公正转型需要一种协调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融资新模式。由于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仅依赖于国际援助是不够的,也必须依靠市场支持。此外,他建议到,能源转型过程中诞生的部分技术创新或许可以被定义为全球公共物品,从而帮助更多人从技术创新中获益。要实现这一目标,国家间需要加强合作共享和监管。

杨富强总结道,能源转型还在路上,路途仍十分艰辛,能源公正转型也不在一朝一夕。作为未来改变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发展的重要路径,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能源公正转型需要更多重视和更广泛的合作,中国应该与其他国家互相借鉴,共同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能源公正转型。


本文转载自: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

封面|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