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报告(2021)》

日期:

《“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报告(2021)》于2021年7月22日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复苏迹象显著,基建行业实现恢复性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此外,报告还指出,碳中和将引领基础设施建设新方向。

第12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于7月22~23日在澳门开幕。22日,《“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对外发布。报告介绍,2021年,“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总指数止跌回升,从2020年的110上升至113。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推出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新冠疫苗全球接种进程加快,2021年“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复苏迹象显著,基建行业实现恢复性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

东南亚地区基建需求旺盛

报告指出,2021年,除南亚地区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得分下降之外,其他区域发展指数得分均有所上升。其中,东南亚、独联体和蒙古发展指数得分列前两位,排名与2020年一致。葡语国家在巴西、葡萄牙两个重点市场带动下,指数得分排名涨至第3位;南亚地区部分国家疫情出现反复,排名由2020年的第3位降至第6位;中东欧地区发展需求和市场热度不及其他区域,指数排名仍列最后一位。   

▲ “一带一路”各区域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变化情况|图源:《“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报告(2021)》

报告显示,东南亚地区指数得分居于首位。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介绍,东南亚地区基建需求旺盛、发展势头强劲,指数为125,居各地区之首。报告分析,得益于旺盛的建设需求、友好的发展环境、较强的投资吸引力和成本优势,东南亚地区基础设施发展指数继续领跑七个区域,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等国指数排名均较为靠前。在东南亚10国中,有8个国家的发展指数得分位列本年度排行榜前20位,区域基础设施发展整体优势显著。

新能源项目正成为各方开展电力合作重点 

当前,碳达峰、碳中和问题备受瞩目。报告指出,碳中和引领基础设施建设新方向。 

房秋晨介绍,碳中和引领基建发展新方向,新能源成为优先发展领域。为尽早实现碳中和目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建设,着力优化能源结构。众多金融机构宣布停止为化石能源项目提供融资支持,转而加大新能源项目的支持力度。          

报告也分析,2020年以来,以碳中和为核心的绿色发展目标在全球范围得到积极响应。截至2021年4月,全球已有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碳中和的目标。其中,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美国、欧盟、日本等也提出各自的减排计划。受此影响,各国政府尤其是发达国家正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淘汰煤电等化石能源,加大对风光电热等新能源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

相关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制定融资标准和原则,更加强调绿色发展、环境友好等可持续发展要求,目前已有多家金融机构公开声明停止对包括煤电在内的化石能源项目的融资支持,并承诺加大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 在项目层面,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项目正成为各方开展电力合作的重点。据Fitch Solutions项目数据库显示,2020年全球光伏、水电项目数量同比增速均超过100%,远超其他类型发电项目。碳中和已成为一场系统性变革,将对“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转载自每日经济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