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瞭望丝路 >>内容
瞭望丝路

在资源相对短缺、环境不断恶化、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外延式发展模式遇阻等挑战下,全球经济向绿色转型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并在国际社会取得了共识。绿色经济是促成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同时显著降低环境风险和生态稀缺的经济,近几年其在全球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特点。本期瞭望丝路通过整合与分析多方观点和实证数据,着重探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亚洲(欧亚、中亚、东亚)与极地(特别是北极)地区的实际落实情况及已造成的影响。另外,围绕中资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如何将经济增长需求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这一问题,进一步强调绿色工具的合理运用对于带路沿线国家向绿色经济转型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日期:2018-08-17
查看全文>>

后巴黎时代的逆全球化浪潮向我们清晰地展现了全球环境治理的结构性变动。行为体的多元化拓展趋势和参与模式向“自下而上”的转变不仅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也对“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中非国家行为体的参与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以“共商、共建、共享”和“ 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发展理念的“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各层面多元主体的全方位参与。本期瞭望丝路聚焦于以跨国企业、研究机构、公民个人为代表的非国家行为体对带路绿色建设的参与和推动,期待通过对不同观点、方法、工具的介绍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和践行带路的绿色发展愿景。

日期:2018-05-25
查看全文>>

《巴黎协定》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NDC的落实执行和全球盘点对持续增强NDC的力度。2018年促进性对话则是《协定》生效后检验其能否有效推动各国提升雄心的“初试”,如果能产生积极成果,可以为2023年全球盘点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各国提升气候雄心。

日期:2017-12-20
查看全文>>

随着金融机构在海外投融资中作用的凸显,融资渠道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也越发重要。中国目前存在原有融资方式和规模与不断扩大的融资需求不相称、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初期缺乏境外融资经验和全球视野的管理体系等问题。

日期:2017-08-23
查看全文>>

金融机构在全球投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一带一路”中发挥着关键的金融支持和引导作用。针对“一带一路”区域,有必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创新机制,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在风险控制方面的积极创新,另一方面是政府、社会组织、智库研究机构、市场咨询机构等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在“一带一路”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方面构建综合创新的支持机制。

日期:2017-06-20
查看全文>>

日前,多家企业、机构和高校纷纷宣布从化石燃料领域撤资,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化石燃料,导致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化石燃料撤资运动符合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转型和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期望和路径。在此背景下,中国应该在国内外层面双管齐下,取得经济与减排的多重效益,发挥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领导力。

日期:2017-04-24
查看全文>>

Notice: Undefined index: paged in /var/www/cggl2022/wp-content/themes/zyl/functions.php on line 276
News |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核心领域
 
会议信息
平台动态
Copyrights 2016-2022 全球绿色领导力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60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