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角下的“一带一路”——在争议中逐步推进的合作倡议

日期:

本栏目将更多地涉及这些薄弱领域,从国际视角解读“一带一路”的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促进“丝绸之路”的绿色建设和发展。

专栏语

随着全球化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中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日益密切。但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等不同,中西方对彼此战略、政策的解读存在着诸多偏差。例如,中国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除了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饱受争议。《孙子·谋攻篇》指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为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不会有危险。当然,本专栏意非将中国与其他国家敌对化,引用该句只是为了阐明中国了解外界对自身发展影响的重要性。本专栏也不提倡某一解读角度,仅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国际社会、学界、媒体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看法和解读。此外,虽然目前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众多,但缺少对生态环境、气候治理、能源转型等领域的影响和作用的相关研究与政策建议。本栏目将更多地涉及这些薄弱领域,从国际视角解读“一带一路”的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促进“丝绸之路”的绿色建设和发展。

 


 

在长达2200多年的中西交流史中,两条“丝绸之路”曾“对世界文明和经贸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深刻影响并改变过世界。21世纪的今天,两条曾经创造了辉煌历史的丝绸之路,再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据统计,自2013年 “一带一路”提出到2015年初,海外媒体有关“一带一路”的英文报道达2500余篇,并出版了多种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图书,涉及地缘政治、合作路线图等。多家知名智库发布了几十篇研究“一带一路”的报告或评论文章,从地缘政治、经济、外交等多个角度对“一带一路”进行了分析。此外,不少海外中国问题专家已将“一带一路”作为其研究的新选题。

 

(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中西方在文化、政治、社会等理念以及发展需求的差异,导致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解读多种多样。这些解读基本围绕三个问题: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目的为何?对亚洲意味着什么?对世界意味着什么?本文对相关研究和报道进行梳理,以探究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目的的解读。

 

  • 扩大中国影响力,打造新的国际秩序

 

此类说法主要存在于美国、英国以及俄罗斯。美国对“一带一路”的解读,整体上从政治力量的平衡与军事竞争角度展开。美国对中国政治上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经济上则推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美国总体认为,中国将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抗衡美国“亚太再平衡”,进而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重塑现有的国际秩序。例如,2013年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了题为《中国用两条“丝绸之路”绕过美国的“新丝绸之路”》的文章指出,中国在中亚的活动,部分是为了还击美国通过日韩菲等盟国来遏制中国的政策调整。在这种解读下,中俄不断深化的合作就被描述为“独裁的政治联盟”,两个互信不足的伙伴通过该倡议来“挑战自由主义思想以及金融世界的秩序”。可见,美国过激地将中国视为自身权威的挑战者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改造者,因此过度强调中国与带路沿线国家的边境纠纷、历史矛盾和现实争端,而未从参与和共赢的角度解读“一带一路”。事实上,中国更多地将“一带一路”视为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合作倡议,而非美国将其视为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战略。

 

英国《金融时报》刊登的题为《新“马歇尔计划”》的报道,认为中国“一带一路”与美国二战结束后提出的“马歇尔计划”颇为相似。日本外交学者网站则发表了《中国的“马歇尔计划”更远大》,将“一带一路”直接定调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文章认为,中国“一带一路”与美国“马歇尔计划”主要体现在两者都意图将本国的资本、技术以及产能出口至有需求的国家,而“一带一路”比马歇尔计划面临更多挑战。这种类比带来的问题是:美国当年推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重振欧洲,从而抵抗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将“一带一路”倡议比喻为“马歇尔计划”,难免让国际社会产生“中国提出该倡议是为了同美国争夺霸权”的错觉。

 

俄罗斯的解读普遍温和务实,但也不乏负面的观察和看法。许多俄罗斯学者肯定中巴经济走廊对亚洲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现实问题,例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与俄罗斯的欧亚联盟构想的重叠。俄罗斯东方学家尤里•塔夫罗夫斯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就是“同欧亚经济联盟项目的对抗”。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俄罗斯在倡议上的参与度。他还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是“中国霸权主义的重现”,认为该倡议的提出表面迎合了中国新任领导班子“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即大国之间平等、互相尊重。但实质上,这一倡议意在与美国瓜分太平洋水域,并由此引申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即中国希望将相邻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海洋空间划归为自己的太平洋水域势力范围。俄罗斯与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中国对外伙伴关系中的最高层级。两国之间不仅存在低位政治合作,还涉及军事等高位政治领域的合作。这种怀疑的论调如果得不到消弭,将影响两国的互信,不利于“一带一路”的推进和发展。

 

  • 中国的重大外交布局,利于地区稳定

 

这种带着较为中性色彩的解读也非常普遍。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丝绸之路是当代中国文明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树立自信的有效方法,是大国崛起所依托的精神。虽然全球贸易大多通过海运完成,但习近平希望恢复古丝绸之路、推动陆路运输,为国家想要扮演的国际新角色奠定基础。

 

韩国湖西大学中国研究院教授全家霖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一带一路”将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为沿线各国经济增长提供强大驱动力。埃及开罗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萨利赫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将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提供难得的战略机遇。缅甸执政党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党报《联邦日报》主编吴温丁表示,中方提议建设的“一带一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地区的和平稳定。

 

欧洲国家对“一带一路”的解读虽略有差异,但普遍比较积极。例如,德国弗莱堡大学政治学家托马斯•贝格尔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化解冲突,消除宗教极端势力滋生的温床。总体而言,欧洲认为世界中心也许会逐渐转到 “中国-欧亚腹地-西欧”地带,并在全球形成“美国-大西洋-欧洲”和“中国-欧亚腹地-西欧”两个中心,而欧洲恰恰处在两个中心连接之处,因此欧洲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倍感期待。当然,欧洲对“一带一路”建设如何推行也比较茫然,他们认为欧洲国家参与亚投行,说明其高度重视 “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战略机遇。但是,欧洲国家对如何对接“一带一路”尚未明确,中资企业也不了解如何深度开拓欧洲市场。这既是认知差异,也是需求差异。欧洲指出,欧洲并不是一个整体,各国有其各自的竞争优势和利益需求。“一带一路”要在欧洲落地,中国应知己知彼,才能合作共赢。总之,欧洲已经关注中欧就“一带一路”展开的合作,这点值得肯定。

 

  • 为获取中东石油并运回国内铺路

 

还有国外学者、媒体认为,“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投资另有目的,如掠夺沿线国家的资源,尤其是中东石油资源。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部分国家犹疑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或许是中国通过在西亚投资基础设施,为获取中东石油并运回国内铺路。美国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克里斯•约翰逊表示,“一带一路”将加强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区域合作,由此,中亚将成为中国西部商品运输通道,中国将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 绿色“一带一路”初现端倪

 

部分学者意识到了“一带一路”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印度全球关系委员会发表的《印度需要中国的“绿色丝绸之路”》中,建议“中国政府需要制定和完善对外战略、绿色技术细节以及投资和发展思路,为丝路经济带新的贸易伙伴提供‘绿色丝绸之路’升级版的工具箱,”,认为“丝路复活计划应作为一种绿色和自反性现代化的努力而存在”。美国史汀生中心中国与东南亚经济关系专家布兰埃勒承认“一带一路”将“对亚非各国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指出“对环境有潜在的负面影响。”

 

 

  • 结语

 

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学者、媒体将其理解为中国政治性的战略,服务于中国改变国际秩序,称霸全球的政治雄心。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这只是中国的外交策略和规划,虽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但是中国通过投资沿线国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金融体系的建设,也将为区域合作带来积极影响。

 

由此可以看到,目前学者媒体等的关注点依然是“一带一路”是什么这一问题,对于自身如何参与的讨论尚浅。中国虽然反复强调“一带一路”的互赢互利,并为了避免争议,将其称为倡议,但仍然免不了被误解。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应注重了解和掌握国际社会在研究什么、思考什么,以及针对该倡议所提出的对策,借助“他山之石”形成与国际社会更顺畅的对话交流体系,有助于让世界理解中国所倡导的政策和理念,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