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回顾 | 农村与农业的气候风险与适应

日期:

8月4日下午,气候适应系列工作坊第二期:“农村与农业的气候风险与适应”在线上举行,来自大学和国际社会组织的专家细致解读了中国农业发展与气候变化协同的战略政策,分享了应对气候风险适应对策和实践项目。

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如洪水和干旱等会直接冲击农村地区和农业经济活动。《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再次明确了农业在适应气候变化过程中以及乡村在气候变化与健康中的作用和地位。在此背景下,如何识别农村与农业领域面临的主要气候风险?如何采取增强农村地区适应能力的政策、措施和方法?社会组织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具有区域和行业特色的实践经验会带来哪些启发?这些问题仍待进一步讨论。

8月4日下午,气候适应系列工作坊第二期:“农村与农业的气候风险与适应”在线上举行,来自大学和国际社会组织的专家细致解读了中国农业发展与气候变化协同的战略政策,分享了应对气候风险适应对策和实践项目。为利益相关方的决策提供参考。来自政府智库、大学、国内外社会组织、媒体、企业和咨询机构的近90位参会者参与本次会议并展开讨论。本次会议由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主办,乐施会(香港)北京办事处支持。

参会嘉宾合影 | GHub制图

 

发言精华

宋扬,乐施会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团队项目官员

宋扬在致辞中呼吁大家关注气候适应,特别是相对贫困群体和相对贫困社区的气候适应工作。中国气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7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以上,全球气温也较往年偏高0.4℃左右。在气候风险的冲击下,农村与农业作为脆弱性较高的领域之一,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减缓相关产业承受的伤害。

乐施会从农村视角切入,分析相对贫困群体的气候风险和需求,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在未来的气候行动中对以下三方面提高重视和强调:首先、在“减缓”和“适应”之间,更强调“气候适应”,特别是协助相对贫困群体和相对贫困社区的“气候适应”工作;其次,在与“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有关的气候适应规划中,强化“小农”和“相对贫困农村”的视角,补充针对小农的农业、农村发展惠益政策和机制;再次,在“防减灾”和“农村公共服务”的规划方面,补充与“提升农村社区气候适应力”有关的政策支持和社会支持

 

陶福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陶福禄研究员从四个方面分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风险及其适应对策。在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方面,1980年以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四大作物(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的产量都有所影响。温度、降雨、太阳辐射的变化是气候变量中影响作物生产的主要因素,且不同作物对于气候变量的敏感性有所差异。气候变化对作物影响分为直接作用(如高温热害)和间接作用(如增强干旱),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正负并存的。对于水稻而言,太阳辐射的增加利于南方水稻生长,而降水增加对其产量有不利影响。从生产区域来看,在过去几十年中,气候增暖对北方水稻生产有利。对小麦来说,温度增暖对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产生了明显的负影响,太阳辐射下降也降低了小麦产量,主要影响区域是中国东部,特别是江苏地区。玉米受温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降雨,尤其是对于北方干旱半干旱的脆弱敏感地区;大豆生长期与玉米相似,因此受温度降雨影响较大,在中部地区受到气候变化的负影响。总体而言,气候变化下最脆弱的是玉米,其次是小麦,水稻和大豆在一定程度上是受益的。

陶福禄-1 1980-2008年间作物生长温度、降雨和太阳辐射的变化.png

1980-2008年间作物生长温度、降雨和太阳辐射的变化 | 来源 :嘉宾分享PPT

 

此外,极端气候也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基于已有的农业气象站观测数据,全国大部分地区水稻产量受干旱、洪涝灾害影响较大,且高温热害使水稻开花期温度高于35℃,严重危害了水稻的生产;同时,虽然平均气温处于升高状态,但是冷害的频率也在增加,这是在全球增暖背景下温度变率增大和人为活动适应能力提高的共同作用结果。干旱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导因素,尤其对于脆弱敏感地区,提高适应能力是当务之急;除此之外,华北平原干热风显著增加,西南地区暴雨频发,冰雹灾害日渐明显,这些都会一定程度影响小麦生产。玉米在极端气候影响下呈现三个明显特征:第一,中原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主要受干旱影响;第二,东北地区农民为适应气候变暖会选择晚熟品种,然而其后变率增大,导致冷害频发,是不当适应的典型案例,因此需要科研人员提供专业性指导,帮助农民选择适宜的品种来利用气候的增暖,同时避免冷害的威胁;第三,西南地区水稻生长主要受到暴雨威胁。

极端气候对作物产量影响模型的精确度与可靠性由多方面因素决定,包括数据输入输出的准确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参数的优化、适应对策等,模型的建立必须考虑影响评价并且进行过大量的校正验证工作。陶福禄团队研发了具有自主产权的Model to capture the Crop-Weather relationship over a Large Area(MCWLA模型),评价中国气候变化、极端气候对中国三大作物产量的影响。在考虑气候和参数不确定性的前提下,使用MCWLA模型评价中国气候变化、极端气候对中国三大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5℃的增温下,玉米减产范围较广,但是在北方有增产的现象。在2.0℃增温的条件下,全国玉米减产的幅度更大,范围更广。小麦在升温1.5℃的情况下,减产主要发生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域的春小麦,而在华北平原等地温升在一定程度会促进小麦生产。这一现象在温升为2.0℃时更加明显。温度升高会使水稻出现小幅增产,但在受高温热害较强的区域水稻产量会下降。MCWLA模型还可计算出三种农作物减产的概率,由此看出玉米减产概率超过60%的面积较大;小麦主要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域、西南地区减产概率较大;水稻仅在江西、湖北、湖南局部易受热害的地区减产概率会大于50%。

陶福禄-2 气候变化评估及未来全国各地产率预测.png

气候变化评估及未来全国各地产率预测 | 来源 :嘉宾PPT分享

 

综合来看,在2℃升温情景下,气候变化对玉米有负影响,但是对小麦和水稻,从全国整体范围来讲是正影响。

陶福禄-3 1.5℃和2.0℃温升对三大作物产量的影响.png

1.5℃和2.0℃温升对三大作物产量的影响 | 来源 嘉宾分享PPT

 

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要把握趋利避害的大方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中明确了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提出从优化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格局、强化农业应变减灾工作体系、增强农业生态系统气候韧性和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四个方面应对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问题。首先,合理利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有利影响如水热资源的增加,采用适应性品种增加产量抵御灾害;其次,影响适应减缓必须协同,指定的适应政策要具有针对性。现阶段国家不只强调产量,同时还要保证质量和高效性,比如采取精准农业、作物节能减排、绿色栽培等适应性政策。

此后陶福禄研究员介绍他们团队开展的7个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案例。第一作物生产正在适应气候变化。比如小麦和玉米的播种期出现显著的推迟,生长期、灌浆期也在延长,而产量会随着推迟日期的增加而增加。华北平原麦玉米轮作系统采用了两晚技术,即玉米收获晚,小麦播种晚。第二,可以通过模型来评估不同适应对策的适应潜力。表明高热量需求的品种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增产。第三,可以通过优化品种-环境-管理间的相互作用来确定局地适宜品种、适宜种植密度、最优的种植期和水氮管理。第四,不仅是管理,种植系统也需要做出一定调整。比如华北平原小麦、大豆、玉米等尝试不同的间作、轮作系统。第五,中国种植结构需要优化调整。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来满足多目标,既保证粮食安全,又可以减少环境代价。第六,通过季节气候预测和模型结合发展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提前五周到两个月就可以预测作物产量。最后,采用RothC碳模型评估农业生态系统固碳潜力,碳投入可增加但气候变化会降低农田土壤的固碳速度。为达到千分之四土壤固碳目标,土壤碳投入需增加20%。

 

许吟隆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许吟隆对农业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进行讲解,解读了刚刚发布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有关农业与粮食安全的政策内容。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从减缓和适应两方面开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升温幅度,是地球“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和“气候系统”两个巨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问题。目前来看,降低升温幅度,只是减轻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额外胁迫(additional stress)的强度,而承受气候变化额外胁迫的各个系统,需要根据自身状况做出响应来适应这样的额外胁迫。由于减缓的滞后效应,适应需求更加迫切。气候变化的额外胁迫是以负面作用为主的,且具有破坏性,各个系统在受到破坏或者修复系统的过程中都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在额外胁迫的相互作用之下,适应是自然-经济社会巨系统内各种尺度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且具有很强的区域性。适应的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是深层次的减缓,良好的适应可以为减缓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近年,国际社会对适应的重视度日渐提高,《巴黎协定》中相较于减缓,适应条款的内容更丰富。根据《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中国将农业与粮食安全划分在经济社会系统的范畴内,从五个方面展开。第一农村适应变暖趋势应该优化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的格局。首先进行科学评估和精细划分,在此基础上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种植结构和作物品种配置,合理规划调整农产品贸易格局。中纬度适度提高复种指数,北扩喜温作物,调整作物品种属性;低纬度地区扩大冬种规模,充分挖掘农业生产潜力。许吟隆强调要重视抗低温灾害能力,做好适应工作,选育高产优质抗逆作物。除此之外,还应开展气候友好型低碳农产品认证,开发地方特色地理标志农产品,促进农民增收。比如新疆西北地区升温幅度大,平均在1.5℃以上,再加上地膜覆盖技术又可以积累部分积温,满足棉花种植所需的热量条件,因此利用气候资源扩大了新疆种植棉花的面积,增加收成。

第二适应不断加剧的极端气候事件需要强化农业应变减灾工作体系。强化农业应变减灾工作体系的核心思想是针对气候变化条件下极端天气事件(旱涝、低温冻害、高温热害、风雹等)引起的农业气象灾害发生与危害的新特点。许吟隆强调要加强监测预警,完善诊断技术标准,制定减灾预案和防护标准,加强防灾减灾物资储备。发展与气候条件相适应的气候适应型作物、林果应变栽植和畜禽,完善水产健康养殖技术体系,推广节水灌溉、旱作农业、抗旱保墒、排涝去渍等适应技术。调研表明,实地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当地气候变化的知识,加强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防灾减灾与适应技术培训,选取适用的技术体系。

许吟隆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影响.png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来源 :嘉宾分享PPT(原始文献:许吟隆等编著:我国作物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2020,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三,农业适应需要增强农业生态系统气候韧性坚持农业发展生态优先,加强水土保持与生态防护,在适宜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发展混林农业和山区立体农业,推广合理的间作套作体系。许吟隆强调根据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关系改变和病虫害新特点,推进农药减量增效,推行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做好外来入侵生物防控,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分为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四个层次,保护好了可以发挥生物系统的服务功能,增加农业生产的气候韧性。严格控制化肥用量,集成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提升土壤肥力;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和种子库建设,保护农业动植物濒危物种;保护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优化农田景观设计,提升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第四,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根据农业气候资源和气候相关灾害时空分布的改变,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许吟隆强调要建立完善国内外主产区粮食产量和生产潜力监测、预测、供需及风险预估系统;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实施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0.75亿亩。现阶段应大力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创新,建立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示范基地,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逐步推广天气指数保险,探索农业巨灾保险机制。

第五,开展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专项行动。从生产环节,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示范,推广气候智慧型农业生产技术;从需求端来讲,开展气候友好型低碳产品的认证试点工作,是适应与减缓协同的具体体现,通过适应气候变化助推农业领域双碳目标的实现,是挑战,更是机遇,是农业贡献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潜力所在。

许吟隆强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的创新之处是更加强调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贯彻适应与减缓协同应对气候变化的理念、区分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的适应、进一步推进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明晰适应气候变化逻辑层次、突出二三产业适应气候变化、开始适应的试点示范等。

 

赵锦,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结合气候变化以及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发展,赵锦着重介绍了保障粮食安全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概念与国内良好实践。气候变化最主要的特征是温度升高,根据IPCC最新评估报告,2010年到2020年,地表平均温度上升约1.09℃,全球升温速率逐渐加快,而人类活动正是其主要的驱动力。近年来由于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粮食产量受到了很大影响,通过对小麦、玉米、水稻和大豆产量的对比,气候变暖对全球主要粮食作物整体上为负面影响。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率先提出了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概念,其核心包含三方面:可持续的增加粮食的产量和收入提高农业适应性减缓温室气。

赵锦-1 2006-2015年全球气温变化.png

2006-2015年全球气温变化 | 来源:嘉宾分享PPT

 

全球的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生产系统的优化和技术的改进;第二是制度的优化和政策的改进;第三是资金筹措和支持。这是国际上开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情况。

中国积极投身于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2013年,农业部和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谋划中国气候智慧型农业的项目。2014年,农业部进行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设计。2015年,中国第一个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正式实施,由世界银行资助,农业农村部牵头,实施中国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2017年,内蒙古巴林左旗和大自然保护协会共同探讨气候智慧型农业建设,实现农牧业的发展,恢复土壤健康和生态安全,同时实现社群效益的提升和精准扶贫。2019年,国内开始开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碳减排和碳交易市场机制的研究。2020年,经过五年的实施,中国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有所成效,除了土壤固碳提升和产量增加,同时还获得一些社会效益,提升了农民的意识,制定了一些技术规程和制度,建立了资源高效、经济合理、固碳减排的模式,增加适应能力,推动减排以及实现三赢的效果。

赵锦-2 气候智慧型农.png

气候智慧型农业 | 来源:嘉宾分享PPT

 

玉米作为受气候变化比较显著的作物,赵锦以玉米为例,介绍了玉米品种智慧适应气候变化在国内的具体实践。在我国东北地区,热量资源增加,无霜期延长,降水量出现降低的趋势,这些变化对玉米产量产生负效应,提前播种或者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品种是适应热量资源增加的重要途径。从历史数据来看,玉米生育期每延长一天,大约会增加75公顷的产量,播种期的调整可以使产量提升1.1%到7.3%;选择生育期长的品种,大概能提升6%-40%的产量;同样气候条件下,老品种整体上与新品种生育期相近,但是生殖生长阶段更长,生物量积累更好,产量更高;针对降水量减少的情况,抗旱品种良好的根系状况,加之开花后对水分需求降低,在同样干旱的情况下,抵抗干旱的能力就更强。

为适应气候变化给农村农业带来的危机,中国应积极广泛投入气候智慧型农业的研究,强调制度的创新、利益相关方的协调、合作共赢。实践高产、高效、弹性、可持续的农业生产系统,与国家双碳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相配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减缓气候变化,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农业的发展。

 

胡玮 乐施会农村发展与气候政策团队项目官员

2007年,国际乐施会首次提出气候公正气候贫困的概念,2009年在中国邀请从事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自然和社会科学专家共同撰写了《气候变化与贫困-中国案例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气候敏感脆弱区和相对贫困区是高度吻合的也在国内首次将气候变化从环境问题延伸到可持续发展领域。在全球各地极端气候频发,《2022年全球风险报告》中将极端天气和气候行动失败列为全球最紧要的十大风险之一。气候变化面前,最贫穷的人也是最脆弱的人,乐施会希望通过一系列的相关工作帮助脆弱人群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提升其气候韧性,主要包括作为观察员机构跟进联合国气候谈判、支持本土民间组织的发展、气候传播和公众倡导、气候变化适应视角的社区实践。

胡玮-1 中国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县位置关系.png

中国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县位置关系 | 来源 嘉宾分享PPT

 

胡玮分享了三个农村应对气候变化的代表性案例案例一以传统农村防灾减灾视角切入构建韧性社会。陕西汉中柳沟村位于汉中盆地南部,以茶叶种植为主,面临的气候风险包括汛期提前,暴雨洪涝频次和强度的增加、温度升高威胁当地茶叶生长的品质;生态茶园发展中面临低碳转型。针对这些问题,乐施会进行了一系列社区气候实践。首先,在当地建立了防灾减灾小组和灾害预警机制,对小组成员进行灾害应急、基础设施建设的培训,宣传提高村民防灾减灾意识;其次,与农科院专家合作开展碳中和茶叶试点,对村庄合作社的茶园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评估,核算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气体排放总量,采取适应与减缓协同的措施优化茶园种植管理技术,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推动社区茶园产业低碳转型;除此之外,乐施会带动中国青年行动者参与到农村气候变化适应行动。这个项目共持续8年,从2012年人道救援开始,乐施会开展了灾后重建工作,帮助村民恢复生计,进行生态韧性村庄建设,协助柳沟村走绿色生态发展道路。

案例二是关于农业生物多样性协同应对气候变化。很多农村地区不适合发展大规模、现代机械化农业,小农也有自留种的习惯,保护了种子的多样性。同时,本地的品种在当地气候条件影响下有更好的抗旱、抗涝和抗虫特性,面对极端气候灾害,也不至于出现颗粒无收的窘境,因此小农种子的多样性是农业多样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乐施会从2015年开始,与农民种子网络从小农种子视角切入开展了社区实践、知识生产、公众教育、政策倡导和国际交流方面工作,多维度推动当地村民参与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农村社区发展。目前在全国共有27个社区种子库,其中12个是乐施会支持伙伴建立,由当地农户收集本地品种贮存在种子库中,定期开展不同社区种子的交换活动,保持种子的活化和流动性。

胡玮-2 社区种子库与科研机构分布图.png

社区种子库与科研机构分布图 | 来源 嘉宾分享PPT

 

案例三是三江源牧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项目。牧区作为气候风险脆弱地区之一,主要面临雪灾(也称白灾)的威胁。近几年,气候灾害频发,气候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灾害的不确定性。乐施会针对青藏高原牧区气候变化及牧民应对行动进行调查,了解牧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对草原退化适应的态度,同时对牧民的恢复力和适应行动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牧区近年面临的气候变化关键问题包括干旱、雪灾的频发、极端降雨等。同时,在访谈的过程中还会收集梳理牧民本土智慧,鼓励牧民交流,增加自信心,比如牧民主动建造草库伦,将部分草场封闭培育,保持牧草的稳产高产,保证冬天刚出生的小羊有充足的食物供给;同时也会在冬季来临前提前购买牧草饲料应对雪灾。乐施会希望未来在当地开展以社区为主的气候行动,基于牧民已有的行为,带动更多人参与气候适应项目。比如社区参与的草地恢复和治理,建立草场可持续管理机制;拓展多元化生计策略提升牧民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并对牧民进行专业技能管理培训。

最后,胡玮强调,气候变化行动需要制定详细的目标,乐施会希望日后可以将专业化建议以更广泛的路径融入到社区行动实践中,能够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问答环节

问:气候风险的监测预警系统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应用如何,是否能满足需求?

陶福禄:目前全球在作物生产预警方面发展了一些系统,但在实际应用方面尚需加强,人们获取天气信息的方式主要还是来源于天气预报,我认为预警需要有后续服务配套,保证能把信息落实推送给农民,比如手机短信、APP会发送洪涝、暴雨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但是现阶段在利用这些信息发展预防技术和落实行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许吟隆:我们国家监测预警的硬件系统发展已经比较完善了,但是对现有数据资料的挖掘整理以及后续的气候服务工作还有所欠缺,从监测预警开始到行动的实施这一套体系还需要完善。其次,硬件本身也需要加强,尤其是在气候变化明显的边界地区,比如像农业北扩的区域,需要加强对新型病虫害的预警,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才能提高效率。   

胡玮:农村地区地形复杂,无法做到信息全覆盖,所以除了国家层面硬件技术的建设,在农村层面也应该成立小范围专业化培训应急小组,结合当地往年应对气候灾害的经验,制定针对性政策,保证收到预警时通知到所有人,才能够最快最有效地做出防范措施。   

赵锦:现在国家一直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东北的大农场地区,小农户管理模式越来越少,转型为大规模合作经营,农场主为及时适应气候变化,对气候灾害监测预警的需求量在增加,所以需要尽快提升相关技术产业,做好应用推广,确保工作的落实。

 

问:在增强农村农业气候适应方面社会组织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陶福禄:社会组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在政府、专家、农户之间架起桥梁起到协调作用,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技术的推广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在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组织发动专业人员开展农业适应及时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方面都可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社会组织的宣传和相关项目的成功开展会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作为一个成功案例,让农户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而变得更加主动参与新型技术的实践,配合政府政策的实施,提高影响力和效率。

许吟隆:社会组织是整个社会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一定群众基础,当一些新的理念出现时,在政府进行正式倡导之前,社会组会进行先导性探索工作,帮助农户们快速了解接纳新的技术与理念。其次,气候变化的适应强调因地制宜,不同地区对于适应能力的需求不同,所以我们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建设方式。社会组织进行信息收集,实地了解各个地区面临的气候风险问题和农户的意愿诉求,反馈给相关部门,未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会更有针对性。此外,现在学习到的更多都是书本上的理论概念,但是对农户来说一个成功的示范案例更有说服性和参考价值。社会组织可以设计一些小型的农业适应项目,把它做扎实、做精、做透,然后在社会全面推广,使农户开展自身的适应工作时有所借鉴。

胡玮:我们作为国际机构,希望对关注农村发展的一些中国本土组织进行气候行动方面的培训,让更多组织参与到农村农业气候适应项目中,实践出更多参考性案例,提高气候脆弱性地区政府对于应对气候灾害问题的关注度,同时也希望能得到业内专家的支持,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赵锦:今天的会议让我都能明显地感受到社会组织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心与热情。我们不能纸上谈兵,应该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社会组织在科研工作和生产实践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将最新的研究进展传达给农业生产一线的操作者,同时也可以将农户的想法反馈给研究人员提供思路和启发。

 

问:巨灾保险和应对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保险业应该采取哪些行动?

许吟隆:在两次的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里面,我们都强烈的呼吁要加强农业保险工作。常规的农业保险之一是天气指数保险,也有叫做气象指数保险。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就提出适应的局限性,在气候变化影响超出适应极限的时候,就需要通过保险机制来分担一些气候风险。巨灾保险也是我们一直呼吁要做的。去年河南暴雨造成五百万亩农作物绝收,这种情况是非常需要巨灾保险的。因此未来需要政策支持,通过各利益相关方参与,设计好机制,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序的保险市场环境。这是我们要做的,农业保险潜力巨大,而且它是非常有用的。

 

会议材料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