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Position:Home >> uncatalog >> Content
uncatalog

本专栏分享国内外智库在影响、推动公共政策制定和有效实施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以促进公众对智库运作、功能和优势的理解和认知,并为民间智库的建立、发展和壮大提供参考和借鉴。

日期:2016-10-25
查看全文>>

    当地时间10月15日上午,《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会议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闭幕。197个缔约方通过了《蒙特利尔议定书》修正案,并一致同意全球逐步淘汰温室气体之一氢氟碳化物(HFCs)的生产与使用。继《巴黎协定》达成生效条件及国际民航组织大会通过关于遏制国际民航温室气体排放的决议后,全球再度迎来一份展现各国应对气候变化雄心的全球协议。   该修正案为各国设置了三种逐步淘汰氢氟碳化物的时间表。修正案中规定,发达国家将于2018年起冻结HFCs的使用,包括中国,巴西,南非,阿根廷等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将于2024年冻结使用,而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内的少部分国家则将于2028年起冻结使用。该修中案亦为各国减少HFCs设置了目标。 发达国家应在2036年时将HFCs的使用减少至其2012年水平的15%;   包括中国和巴西在内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应在2045年时将HFCs的使用减少至其2021年水平的20%;   而少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应在2047年时将HFCs的使用减少至其2025年水平的15%。   修正案针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提出不同的淘汰日程也考虑到了不同国家所面临的情况不同。发达国家率先淘汰HFCs,并将为发展中国家淘汰HFCs的使用提供资金和必要的技术,体现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同时将有助于促进市场转型和替代技术的发展,并推动其他国家加速淘汰进程。 《蒙特利尔议定书》于1987年签署,并自1989年1月1日起生效。该议定书之缔约方承诺将在议定书框架下减少氟氯碳化物的使用,以阻止臭氧层继续遭到破坏。2015年11月,197个缔约方通过了“迪拜路径”,同意举行正式谈判来商议逐步消减氢氟碳化物(HFC)的生产与利用,并在2016年通过对《议定书》相应议程和条约的修正案。   氢氟碳化物(HFCs)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比氯氟烃小10-50倍,因而作为氯氟烃的过渡性替代物被广泛应用于制冷剂。然而,HFCs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比二氧化碳要更为剧烈,同等质量下HFCs比二氧化碳多储存千余倍的热量。若对HFCs的使用不加以控制,按照目前家电对HFCs的需求,到2100年,HFC将会导致全球平均气温额外上升0.5℃。淘汰HFCs的使用,将有助于全球落实各国在《巴黎协定》中设置的2℃温控目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二次缔约方大会即将在下月于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本次缔约方大会也将成为《巴黎协定》生效后的第一次缔约方会议。各方应将在基加利所展现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带到马拉喀什,并继续将此前的气候承诺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尽快提供出实现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目标的路线图,并进一步采取措施来保护脆弱地区的人群免于遭受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相关链接   逐步淘汰超级温室气体HFC需要各国展现气候领导力——《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大会展望(创绿研究院) 创绿关于ICAO大会成果的分析(创绿研究院) 温室气体中的超级“能力者”HFC的退休之路(创绿研究院) 创绿看《巴黎协定》的正式生效(创绿研究院) 中国批准《巴黎协定》 助力全球去碳化(创绿研究院)

日期:2016-10-17
查看全文>>

国际民航组织大会背景信息 ICAO是什么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ICAO)简称国际民航组织,是各国于1944年创建的一个联合国专门机构,旨在对《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芝加哥公约》)的行政和治理方面进行管理。ICAO的总部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 ICAO大会是什么 ICAO大会是国际民航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成员国组成,一般情况下每三年举行一次。大会的主要职能为:选举理事会成员国,审查理事会各项报告,提出未来三年的工作计划,表决年度财政预算,授权理事会必要的权力以履行职责,并可随时撤回或改变这种权力,审议关于修改《芝加哥公约》的提案,审议提交大会的其他提案,执行与国际组织签订的协议,处理其他事项等。   除了ICAO日常运作之外,ICAO所关注的全球优先事项包括飞行安全、空中航行能力和效率以及环境保护等。其中,提高航空业在环境方面的贡献既是ICAO应承担的责任,也是其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什么要关注ICAO大会? 1. 国际航空业碳排放迅速增长   目前全球航空业二氧化碳排放约占全球总排放的2%,几乎相当于加拿大全国的排放量;若考虑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全球航空业温室气体排放约占全球总量的5%。而航空业所造成的碳排放是在高海拔地区产生的,因此它的影响力比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更大。另一方面,航空业高速发展必然伴随更多化石燃料的消耗。2015年,国际能源署(IEA)根据航油的燃料和排放推算得出,世界航空碳排放达到每年7.8亿吨二氧化碳。美国和欧盟航空碳排放位列世界水平榜首,分别为2.1亿吨和1.45亿吨,但从2010年到现在来看已经出现了负增长。中国包括香港在内的航空业排放则约8000万吨二氧化碳。近年来,航空碳排放世界平均增速大概是6%左右,而中国航空碳排放的增速则超过20%。如果不采取行动控制航空业的碳排放,很有可能到2050年时,国际航空业会造成全球22%的碳排放。   2. 《巴黎协定》设定全球温控目标 去年12月,各国一致通过《巴黎协定》,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设置了明确的长期目标,即将全球变暖控制在相较工业革命前水平2℃范围内,并尽量控制在1.5℃范围内。但《巴黎协定》并未将国际航空业的排放直接纳入其中。目前,各国所作出的减排承诺所解决的都是国内的减排,国际航空的减排规划并未进入到国家的自主减排计划当中。   3. 国际航空业享受高昂补贴   国际航空业得到很多的国家资金支持,每年的免税额度可以达到600亿美元。在美国、欧洲等很多地方,航空业的税收减免都非常大,甚至是免税。《巴黎协定》号召各国开始投资替代能源,并希望减少对于航空业过高的税收减免。 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ORSIA) 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ORSIA)作为航空运输界一揽子减排措施的补充,以减少国际航空二氧化碳排放,包括改进技术与运行方式,促进可持续的航空代用燃料的生产与利用。此次大会关于全球减排机制的决议将适用于所有每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1万吨的客运及货运飞机。   全球基于市场的措施(GMBM)于2013年ICAO大会上被提出,计划将于2021年开始分三阶段实施:2023年之前为试行阶段,2026年前为第一阶段,2027到2025年为第二阶段。其中试行阶段与第一阶段以各国自愿参加为基础;第二阶段,除获准免除参加的国家外,其他所有国家均须参加。这一机制的核心是抵消新增的碳排放量。 对航空业进一步减排的建议 根据本次大会的决议,以2020年全球航空碳排放为基准,各国航空公司将对于其超过此基准的新增碳排放量通过森林碳汇等项目进行抵消,预计这一成本约占整个行业全年收入的2%。依照目前的技术水平,航空业的发展势必伴随着化石燃料的消耗。然而,仅仅抵消碳排放的增量,而不实现总量上的绝对减排,将无法真正解决气候危机。因此,航空业不能止步于碳抵消,各国需要制定更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国际航空碳排放。   另一方面,环境效应不仅是它所定义的环境完整性,还需更多考虑到项目其他的环境、健康跟社会影响。所以碳抵消应建立灰色的项目清单门类,比如大水电、垃圾焚烧项目、工业气体项目等,并不应在GMBM中出现 相关链接 创绿看《巴黎协定》的正式生效 (创绿研究院) 创绿关于ICAO大会成果的分析 (创绿研究院)

日期:2016-10-14
查看全文>>

《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会议于2016年10月10日至10月14日在卢旺达举办。此缔约方会议预期通过一份《蒙特利尔议定书》修正案,旨在逐步削减含氢氟碳化物(HFCs)的使用,并逐步提高家电的能效。   在《巴黎协定》跨过“双55”门槛生效在即,国际民航组织(ICAO)通过第一部遏制国际航空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基于市场机制的决议后,各国再次将目光转向了隐藏在冰箱空调里的超级温室气体HFC,能否达成积极成果将检验各国是否会用实质行动贯彻巴黎气候承诺与共识。   《蒙特利尔议定书》是国际公认的实施最成功的国际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于1987年签署,自1989年1月1日起生效。该议定书承诺将在其框架下减少氟氯碳化物的使用,以阻止臭氧层继续遭到破坏。几经修订,《蒙特利尔议定书》中所规定需逐步削减并停止使用的物质也不断增加。 氢氟碳化物(HFCs)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比氯氟烃小10-50倍,因而作为氯氟烃的过渡性替代物被广泛应用于制冷剂。然而,HFC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比二氧化碳要更为剧烈,同等质量下HFC比二氧化碳多储存千余倍的热量。《蒙特利尔议定书》在HFC管理与氢氯氟碳化合物(HCFC)逐步淘汰之间的关系方面做出了各项决定,比如阻止缔约方生产高全球升温潜能的温室气体(HCFC, CFC等),然而,随着冰箱与空调的需求增加,HFC的使用正在以每年10%到15%的速度增长。按照如此形势发展,到2100年,HFC将会导致全球平均气温额外上升0.5°C。如果不采取迅速有效的应对措施,HFC将会对《巴黎协定》2°C温控目标构成威胁。   鉴于此, 197个《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于2015年11月通过了“迪拜路径”,同意举行正式谈判来商议逐步消减HFC的生产与利用,并在2016年通过对《议定书》相应议程和条约的修正案。当时,全球95多个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欧盟,印度,非洲国家集团,和小岛屿国家联盟等,都表达出了对HFC减排的支持并递交了具体提案。  日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OP22主席国摩洛哥和本届《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会议主席国卢旺达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两国将共同推动这份针对《蒙特利尔议定书》的修正案的通过。然而具体淘汰时间表仍是一个问号。比如,印度仍坚持为发展中国家保留15年宽限期来逐步引进减排的提议。中美两国元首在今年发布的《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承诺与其他国家一道努力在应对HFC问题上采取积极措施。美国总统奥巴马此前表现出了极强的减排雄心和意愿,希望在其任期内即十月份签署HFC减排修正案。   为了确保既定HFC减排条约的效益最大化并助力《巴黎协定》的落实,各国应根据自身国情制定合理且有雄心的减排议程。发达国家需要率先制定强有力的HFC淘汰时间表,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以帮助其制定HFC淘汰时间表。发达国家提前减排可以鼓励享受减排宽限期的发展中国家更早地进入淘汰HFC的进程中,同时发达国家的技术探路也为风险应对能力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转型保障。 《巴黎协定》生效在即,全球达成全球市场机制遏制国际民航碳排放增长,但全球距离2度温控目标甚至1.5度温控目标仍有很大差距。2016年是各国将气候承诺转化为行动的关键一年。我们期待各国在《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大会达成加速HFCs淘汰的修正案,以逐步弥合应对气候变化的差距,保护脆弱人群免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日期:2016-10-14
查看全文>>

    历经多年谈判,国际民航组织(ICAO)达成了全球性国际民航温室气体减排协议。10月6日,三年一度的国际民航组织第39届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通过了第一个旨在控制国际航空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的全球性市场机制。   国际民航组织大会是ICAO的最高权力机构,大会每三年至少召开一次,ICAO的191个成员国和众多国际组织受邀参会。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ORSIA)作为航空运输界一揽子减排措施的补充,以减少国际航空二氧化碳排放,包括改进技术与运行方式,促进可持续的航空代用燃料的生产与利用。此次大会关于全球减排机制的决议将适用于所有每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1万吨的客运及货运飞机。   全球基于市场的措施(GMBM)于2013年ICAO大会上被提出,计划将于2021年开始分三阶段实施:2023年之前为试行阶段,2026年前为第一阶段,2027到2025年为第二阶段。其中试行阶段与第一阶段以各国自愿参加为基础;第二阶段,除获准免除参加的国家外,其他所有国家均须参加。   截至10月6日,包括中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表明自2021年实施起便自愿加入全球基于市场机制的减排措施,这些国家在全球国际航空市场中的占比约为85%。   对此 创绿中心认为   作为首个规范全球国际航空二氧化碳排放的市场机制,它无疑彰显了航空业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紧迫性的共识,以及推动经济去碳化的政治意愿。在ICAO通过此决议的一天前,《巴黎协定》跨过了正式生效所需要的两道门槛。目前全球航空业碳排放总量相当于德国全国的碳排放量,并且增速最大。如果没有有效的措施,预计到2050年航空业碳排放将占全球总量的近四分之一。近二十年来,航空业与海运一直未被纳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巴黎协定》中各国提交的自主贡献方案中的减排目标只涵盖其国内的碳排放,国际航空业和海运部门则被排除在减排计划之外。此次大会成果将为全球实现《巴黎协定》所设定的目标及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基础。   决议强调要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并且每三年审评该机制的实施情况和影响。这部分体现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并且定期审议机制有助于逐步提升航空业碳减排力度,以确保与《巴黎协定》制定的2度温控目标甚至1.5度温控目标所需要的力度相一致。 《巴黎协定》规定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经济去碳化,以避免脆弱人群免遭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随着全球平均气温连续打破历史记录,需要各个部门以实质减排来实现《巴黎协定》的2℃乃至1.5℃的目标。此次大会体现了国际航空业向温室气体减排迈出了一步,然而,许多关乎气候效益的关键问题仍然悬而未决,需要各国发挥气候领导力与行动力。 基于市场机制的减排措施在2021年实施后的六年内都是基于各国自愿参与的原则,而且这一机制的核心是抵消新增的碳排放量,这从实现气候安全所需的气候雄心、力度以及紧迫性来说尚不充分。根据决议,以2020年全球航空碳排放为基准,各国航空公司将对于其超过此基准的新增碳排放量通过森林碳汇等项目进行抵消,预计这一成本约占整个行业全年收入的2%。依照目前的技术水平,航空业的发展势必伴随着化石燃料的消耗。然而,仅仅抵消碳排放的增量,而不实现总量上的绝对减排,将无法真正解决气候危机。因此,航空业不能止步于碳抵消,各国需要制定更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国际航空碳排放。   本届大会上没有就开展碳抵消项目需采纳的环境社会保障政策,以及确保实现真正气候效益的规定达成一致。比如,如何避免碳抵消项目的“双重计算”、如何确保碳抵消项目是真正来自于新开发的、额外的碳汇项目等。作为一个碳排放总量大且增长速率极快的行业,航空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排才能推动《巴黎协定》的有效落实。   这一进程中,航空大国应当在推动国内航空碳减排上发挥领导力。中国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一旦启动,将超过欧盟碳交易体系成为全球最大碳交易体系。中国已将航空业纳入了控排行业,如果能够吸纳七个试点的经验与教训,设定有效的配额分配机制,采纳严格的MRV,确保利益相关方参与,并确保碳抵消项目执行中不导致额外的环境社会负面影响,方能使国内航空业的碳减排得以有效推动。  相关链接 创绿看《巴黎协定》的正式生效(创绿研究院) 从全球环境治理看G20峰会公报 (创绿研究院) 中国批准《巴黎协定》 助力全球去碳化(创绿研究院) 从习奥相会看《巴黎协定》签署日倒计时(创绿研究院)

日期:2016-10-09
查看全文>>

10月5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宣布,《巴黎协定》已跨过正式生效所需的两道门槛,将于三十天之后,即11月4日起正式生效。这意味着摩洛哥马拉喀什COP22将成为《巴黎协定》第一届缔约方大会。

日期:2016-10-08
查看全文>>
News | 新闻中心 
About CGGL
 
Our Focus
 
The Journal
 
Information Center
Copyrights 2016-2022 Belt & Road Green Development Partnershi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