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Position:Home >> uncatalog >> Content
uncatalog

3月31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参加核安全峰会期间,中美发布《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以下简称《声明》),这是中美两国继2014年11月和2015年9月之后发布的第三个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针对《声明》中的相关表述,本报邀请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本土环保公益组织创绿中心研究院主任白韫雯、北京大学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滨进行解读。

日期:2016-04-14
查看全文>>

3月31日中美元首再次会晤并发表了第三次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进一步推动全球低碳转型进程。联合声明指出,中美将于本月22日“地球日”签署《巴黎协定》,两国碳排放总量在全球占比超过40%;并鼓励其他缔约方采取同样行动,推动协定尽快生效。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IISD全球补贴倡议,能源基金会中国以及创绿中心研究院将于2016年4月19日下午2点-4点在北京联合主办题为“化石燃料补贴的国际趋势及中国现状”讨论会。

日期:2016-04-11
查看全文>>

可再生能源正以两倍于化石燃料的速度迅猛发展,而基于清洁能源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将加速全球向低碳与气候友好型经济转型。

日期:2016-04-08
查看全文>>

  近些年,随着国家实力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的影响不断深入。其中,环境、气候议题,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一个亮点。从去年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达成,到极地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深海资源等问题,中国都积极发声,参与国际制度的塑造。   为更有力承担这一责任,“十三五”期间,国家强调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制度性话语权”,明确表明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品供给。如何提升能力实现这一目标,已成为摆在政府、学者、以及实践者面前的问题。   基于此背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所与创绿中心研究院(简称:创绿研究院)将在2016年联合发起“多视角下的全球环境治理”系列沙龙活动,旨在从气候变化、能源革命、以及极地治理等议题作为切入,促进学界、NGO、智库等不同部门的跨界对话和讨论,为中国“十三五”开局献言献策。   最新动态   2016年4月14日下午,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所与创绿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多视角下的全球环境治理』系列沙龙将正式启动,第一场将围绕南极磷虾物种主题展开学术讨论。活动邀请到了澳大利亚南极局的磷虾生物学家川口飒博士,上海海洋大学的朱国平教授来分享目前科学界对于这一关键物种的认识,以及我国目前对于磷虾研究的贡献。     日期:2016年4月14日下午 地点: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报名方式:发送信息至policy@ghub.org,邮件主题为海洋保护+机构+姓名+手机号码       希望此次跨界的分享和讨论能够为学界提供更充份的知识和背景,以贡献我国在南极海洋治理中的积极参与。     主办机构简介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所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前身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建立于1960年,隶属于上海市人民政府。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研究院分别被评为中国十大智库和全球十大智库,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创绿中心研究院 创绿研究院致力于全球视野下的分析和研究,促进利益相关者的跨界对话与参与,推动气候与环境友好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助力中国向着可持续的、公平的、富有韧性的方向转型,降低全球生态足迹。   系列沙龙活动时间表 4月 磷虾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5月 后巴黎时代的气候治理 7月 “十三五”中国极地治理的环保元素 9月 谈G20对气候能源的影响 11月 从国际对外援助的经验看气候南南合作基金

日期:2016-04-08
查看全文>>

导语 可再生能源投资再创新高,使得越来越多的政府与金融机构逐步削减煤炭投资。上周苏格兰关闭了最后一座燃煤电厂;美国Consumers能源公司将关闭七座燃煤电厂,并投资风能。中国“十三五”能源规划明确重在去产能,放缓燃煤火电建设;中国工商银行也表示将其贷款审批纳入环保新政。这些举动都将加速中国低碳转型的势头。但是,全球煤炭网络,塞拉俱乐部和绿色和平共同发布的最新报告也同时警示,由于监管不足、资本配置不合理,煤电厂在2015年逆势扩张,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也影响中国改善空气质量与气候承诺的实现。此外,地方政府要求风电补贴火电的做法也与目前宏观政策方向背道而驰。巴黎协定释放了全球去碳化的信号,继续投资煤炭,不但会错失发展清洁能源的商机,也会在健康和环境治理上付出更多代价。   热门微博 MT@中国新能源网官方:3月31日举办的弃风限电问题专题研讨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透露,风能专委会已发起可再生能源行业首个集体法律维权案例。   关键点 越来越多政府与投资者在退出煤炭行业。上周苏格兰关闭了最后一个也是欧洲最大的燃煤发电厂,结束其百年燃煤的历史。美国太阳能与风能在能源格局中尽显主导,华尔街金主们也纷纷退出煤炭投资。 投资煤电存在风险。有报告指出由于燃煤电厂过度扩张,全球面临的风险敞口达上万亿美元。2015年,中国超过一半的煤电装机处于闲置,但由于监管疏漏以及资金配置的不合理,导致2015年中国的燃煤电厂审批比2014年增加了两倍。能源“十三五”规划规定,中国三年内不再批准新的燃煤电厂。分析称,新政没能放慢煤电产能激增的步伐。报告建议各省优化对已获审批煤电厂的合理计划,避免盲目开工建设造成的损失。 减少煤电是改善环境与公众健康的关键。如全球拟建的煤电厂被建成,其造成的空气污染将导致全球每年近100万人过早死亡,并将进一步加剧中国水资源危机。若达成巴黎协定的减排目标,大多数已建和新建的煤电厂都将在寿命期满前被提前淘汰。 ​ 媒体报道 能源转型 中国应遏制不必要的燃煤电厂建设(FT中文网) 最新报告|监管和市场双失灵 中国燃煤发电出现史上最大扩张(北极星电力网) 风电行业启动首例集体维权 | 地方尴尬选择题:弃风救火(千篇一绿) 能源局督促放缓燃煤火电建设 项目紧急踩刹车(华夏时报) 能源“十三五”规划出台在即 政策首要导向去产能(中国经营报) 绿色和平报告称煤电产业加剧中国水资源危机(和讯网) 美媒:中国正切实戒掉煤瘾 缓建数百座燃煤电厂(环球网) 欧洲最大的燃煤发电厂正式关停 苏格兰结束百年燃煤发电史(汇通网) 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继续主导美国能源格局(电力地图) 中印可再生能源投资世界领先(文汇报) 亚太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合作前景光明(中国经济网)   气候变化影响 应对全球变暖为何如此紧迫?(FT中文网)   资源与工具 报告:繁荣与衰落2016——追踪全球燃煤发电厂(绿色和平) 新闻稿:监管和市场双失灵导致中国燃煤发电出现史上最大扩张 (绿色和平) 报告:清洁能源未来路线图2016(英文)(IRENA) 报告:中国煤电产能过剩及投资泡沫研究(华北电力大学/绿色和平) 报告:中国水源—能源—粮食 路线图: “全球瓶颈”报告(中国环境论坛/创绿中心) 互动信息图:水安全之水与能源(中国水风险) 互动地图:Aqueduct 水风险地图 (WRI) ​ 推荐信息图 中国燃煤电厂分布及规模(绿色和平)   ​图片下载 ​ 风能(Flickr),煤炭“重症”(绿色和平/凤凰网),燃煤电厂利用率(绿色和平)   […]

News | 新闻中心 
About CGGL
 
Our Focus
 
The Journal
 
Information Center
Copyrights 2016-2022 Belt & Road Green Development Partnershi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