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Position:Home >> uncatalog >> Content
uncatalog

导语 近日斐济遭遇南半球史上最强飓风,脆弱国家联盟呼吁各国尽快付诸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距离《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不到两个月,斐济已于本月成为世界首个批准此协定的国家,而数日后强度达到5级飓风的“温斯顿”横扫斐济全境,最高风力达到325公里/时,掀起12米高巨浪,目前已造成42人遇难,逾8400人丧失家园,全国已实施宵禁,并进入紧急状态。《巴黎协定》的正式生效需要至少55个缔约方——占全球碳排放总量超过55%——的签署,而斐济人民遭遇的灾难再次提醒各国要尽快批准并签署此协定,将国家承诺转化为实质行动。   热门微博 MT@广西气象:斐济政府发言人称,飓风“温斯顿”已造成42人死亡。“温斯顿”本月20日晚间横扫斐济,达到热带风暴最高级别5级,最大风速超过每小时300公里。这也是有史以来袭击南半球的最强风暴。斐济政府连夜宣布国家进入为期30天的自然灾害状态。   关键点 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分国界,脆弱社区首当其冲。继年初世界各地遭遇了洪水,暴风,干旱与热浪之后,近日南半球史上最强飓风席卷斐济全境。联合国国际减灾事务特别代表此前警示,厄尔尼诺将在太平洋岛国灾害易发地区造成更多极端气候事件。世界气象组织也指出,“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仍将在未来几十年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清洁能源转型是保护脆弱人群,应对气候变化的重中之重。若要将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2度以内,甚至是脆弱国家呼吁的1.5度以内,现已勘探到的大部分化石燃料需要被留在地底。全球向清洁能源转型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脆弱社区,也将给国民带来改善健康,创造就业的多重效益。 脆弱国家已率先批准《巴黎协定》,但应对此全球性挑战需要所有国家的行动。包含零排放这一长期目标的《巴黎协定》体现了全球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这一日益严峻的威胁的共识。斐济已成为首个批准协定的国家,其他国家若能效仿斐济并尽早批准协定,便能尽早将承诺转化为行动,推动全球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向100%可再生能源未来转型。 资源   媒体报道   斐济飓风已经导致42人死亡 遇难人数或仍将上升(中国新闻网) “温斯顿”已致斐济29人遇难 灾后或爆发寨卡病毒(参考消息网) 飓风“温斯顿”致斐济29人遇难 多国援助相继抵达(中国新闻网) 超强热带气旋温斯顿吹袭斐济破坏严重(BBC中文网) 世界气象组织:1月全球气温创同期最高记录(新华网) Fiji becomes first country in the world to ratify Paris agreement (The Guardian) 《巴黎气候变化协议》高级别签署仪式4月将举行(中国新闻网) 资源与工具 新闻稿:减灾特别代表:斐济政府在抗击强风暴方面准备工作值得称赞(联合国电台) 报告:降低热度:极端气候、区域性影响与增强韧性的理由(世界银行) 报告:冲击:管理气候变化对贫困的影响(英文)(世界银行) 报告:气候变化与精准扶贫(乐施会) 报告:气候公正II–从细化国家分组看巴黎气候协定(创绿中心)   推荐视频 ​ 视频:斐济:飓风温斯顿袭击岛国斐济(新华网)   ​图片下载 ​ 温斯顿(微博),温斯顿过境(微博),温斯顿过境(斐济政府,脸书)   大家说 “我们的任务并没有结束。事实上,它才刚刚开始。在2016年,我们必须把言词转变为行动。4月22日的签署仪式是关键的一步。各国领导人已经收到了我的邀请。我强烈敦促所有政府在最高级别的参与……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盛会。签署仪式将为各国政府提供第一个机会,以推进气候变化行动进程,实现巴黎协议的实施和批准。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共襄盛举将向世界展示他们尽快采取行动的决心,继续让全球坚定地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并在巴黎创造的强大政治推动力的基础上不断前进。当务之急是:巴黎协议必须尽快生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相关气候快讯​​ 2015年史上最热,人类活动为主因 […]

导语 全球频繁遭受极端天气事件侵袭,近日南美爆发的寨卡病毒再次凸显了气候变化影响的可怕一面。70年前被发现的寨卡病毒主要由伊蚊传播,这一出现在炎热、潮湿地区的蚊虫还是登革热,基孔肯雅和黄热病的传播媒介。目前整个美洲都出现了感染病例,而联合国官员表示,全球变暖将加速蚊子繁殖,并导致通过蚊子传播的疾病如寨卡病毒的大幅增加。发病症状类似轻微流感的寨卡病毒可能是导致新生儿出现“小头畸形”的原因——此病毒可能限制胎儿大脑发育。寨卡病毒肆虐的巴西目前已报告4000例小头畸形症病例,对此巴西,哥伦比亚,牙买加,萨瓦多尔与委内瑞拉等国建议孕妇格外注意防护,避免被蚊虫叮咬,并尽量避免赴里约观看奥运会。世卫组织日前宣布将寨卡病毒列为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呼吁像应对其他气候影响一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协调应对,以保护那些首当其冲的脆弱人群。   热门微博 MT@北美新浪:【联合国官员:气候变暖加速#寨卡病毒#传播】联合国负责气候变化问题的助理秘书长帕兹托29日召开记者会说:“寨卡病毒和气温有关,这是显而易见的,你不需要是科学家,也能知道温度越高,就会滋生越多携带病毒的蚊子,传染病也就越来越多。”   相关行动 分享特写:寨卡病毒病:常见问题(世卫组织) 分享实况报道:气候变化与健康(世卫组织)   关键点 寨卡的蔓延再次凸显气候变化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气温升高与天气变化增加了与高温相关的疾病爆发,导致作物减产,同时干旱将导致清洁饮用水的短缺,这些均对公共卫生带来严重威胁。升温还将增加蚊子的繁殖,并扩大其活动范围,从而增加传染性疾病的扩散;与此同时,水污染与食品相关的疾病爆发率也将随之增加。 气候变化影响全球,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最脆弱人群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而世行数据显示全球将有1亿人因气候变化影响而陷入极端贫困。随着极端天气事件席卷全球,全球变暖让热带传染病的肆虐范围不断扩大,而国际旅行导致的“输入性”病例更加速其在全球范围的传播。这一公共卫生挑战需要全球的协调应对。 采取气候行动可以改善公共卫生,促进经济繁荣。随着2015年成为史上最热年份,只有加紧减排措施,才能保护脆弱社区免遭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也就是说大部分已探明的化石燃料都需要封存在地下。各国政府若能通力合作,落实巴黎协定,可以保护公众健康,抑制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并将为人民生计及经济增长带来协同效益。 资源   媒体报道   寨卡疫情蔓延 世卫紧急应对(新华网) 气候变暖加速寨卡病毒传播(中国新闻网) 联合国官员:气候变暖加速寨卡病毒传播(中国新闻网)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那些事(新华网) 资源与工具   特写:寨卡病毒病:常见问题(世卫组织) 新闻稿: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 寨卡病毒冬季在中国发生大范围暴发的风险很低(联合国新闻) 实况报道:气候变化与健康(世卫组织) 文章:您是否知道?…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还能加强公共卫生(世卫组织) 报告:健康与气候变化:保护公共健康的应对政策(英文)(柳叶刀) 报告:降低热度:极端气候、区域性影响与增强韧性的理由(世界银行) 报告:新气候经济:更好的增长,更好的气候(新气候经济委员会/NCI) 报告:煤炭消费减量化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和可避免成本(中国煤控项目) 报告:气候变化与精准扶贫(乐施会)   ​图片下载 ​ 伊蚊(Flickr),气候变化与蚊子分布(推特),寨卡防疫(Flickr)   大家说 “寨卡病毒和气温有关,这是显而易见的,即使不是科学家,也能知道温度越高,就会滋生越多携带病毒的蚊子,传染病也就越来越多。”——联合国负责气候变化问题的助理秘书长帕兹托 “我的儿媳妇出现类似感染寨卡病毒的症状,我还有一个侄女怀孕了,她们都处于高风险之中。”——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一名50岁的妇女     相关气候快讯​​ 2015年史上最热,人类活动为主因 极端天气开启2016,去碳化进程需提速 医学界:改善公众健康的前提是创造清洁能源未来 全球健康或因气候变化倒退50年,气候行动提供重要转机 – 报告     更多微博 ​ MT@双流气象 […]

导语 近几年全球平均气温屡次刷新记录,如果说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几乎不可能的。得出此结论的一份研究指出,自19世纪以来,最炎热的15年中有13年出现本世纪。世界气象组织指出自工业革命时期,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1摄氏度,这给各国敲响警钟,全球能源转型的步伐也需加速。牛津大学本周发布报告,警告全球煤炭企业因环境相关风险或陷入搁置资产。报告综合考量水资源与空气污染等环境约束,并依照各国气候与能源政策,与可再生能源竞争力等因素,对全球煤企进行排名,其中14家中国能源公司上榜。   热门微博 MT@中国新能源网官方:【能源转型已开始 谁都无法独善其身】不管你承不承认,愿不愿意,能源转型已经到来。2015年中国的煤炭消费减少了2亿吨。中国煤炭消费是否达到峰值成为能源战略专家们关注的要点。巴黎气候大会让人类迈进了史无前例的时代,与此同时,能源结构也必须调整。中国要变,如何变,..  相关行动 分享文章:李俊峰:能源转型已经开始  谁都不能独善其身(无所不能) 分享视频:两分钟看懂厄尔尼诺(联合国) 关键点 2015年成为史上最热年份,且几乎确定是人为因素。当气候变化遇上“前所未有的超强厄尔尼诺”,2015年全球平均气温就打破了所有记录。世界气象组织警示,“厄尔尼诺现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消退,但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仍将在未来几十年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气候变化影响在加剧,贫困人群首当其冲。去年洪水,暴风雨,干旱与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席卷全球,而2016年伊始,中国多地也因气候变化引发的北极气温骤升而遭遇超强寒潮。科学家警告,未来爆发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仍将增加,这将严重损害公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尤其是贫困人群。 能源转型已经开始,减缓气候变化与保护社区的未来建立在清洁能源的基础上。各国仍有可能将全球平均温升限制在2度阈值以内,但前提是必须停止开采大部分已勘探到的化石燃料。巴黎协定以及各国气候政策,以及空气污染等因素,正在让煤企面临搁置资产的风险。评论指出,能源转型正在进行,可再生能源将快速发展,而加速转型速度将极大减少碳排放,保护脆弱社区免遭气候变化影响,并改善健康,创造就业。 资源   媒体报道 气候变化 近年全球气温连创纪录新高几乎肯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研究(路透中文网)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报告:去年全球平均温度创下历来最高(CH8新闻实时节目) 气候变暖引河流变化 致全球水力发电站发电量下降(中国网)   能源转型 我国能源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可再生能源将快速发展(《财经》杂志) 四家煤企2015年预亏逾74亿 陕煤、中煤“领跑”(一财网)   资源与工具   新闻稿:气候风险投资峰会:潘基文呼吁全球资产管理投资者大幅提高对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联合国新闻) 报告:搁浅资产与煤炭——环境风险影响分析(英文)(牛津大学) 微信:煤炭投资都有哪些坑?牛津大学做了10个排名,14家中国能源公司上榜(能源大嘴) 新闻稿:全球平均气温破纪录几乎肯定由人为因素造成 (英文) (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 报告:计算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效益 (英文)(IRNEA) 博客:资源型产业对两万亿搁浅资产难辞其咎(中外对话) 报告:中国的未来发电2.0 (WWF) 报告:气候变化与精准扶贫(乐施会)   推荐图片 ​ 史上最热年份(NASA,微博)   ​图片下载 ​ 全球平均温升(世界气象组织),煤矿(Flickr),风能     (Flickr) 大家说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15个最炎热年份当中,就有14个出现在这一世纪。我们刚过了,与之前差距甚大的最热年份。这是长期趋势的一部分,全球暖化没有一刻停止过。部分情况同厄尔尼诺现象有关,不过总体而言,我们可以说是气候变化所致。我们预料会发生更多极端天气,如热浪和强暴雨。”——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娜莉斯 “气候变化是真实的、人为造成的,已不再是细微不可见的–我们看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在我们眼前展现,”——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气象学教授Michael Mann “自然气候变量没法解释近期观测到的全球变暖记录,但人为的全球变暖能解释。”——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Stefan Rahmstorf […]

日期:2016-01-29
查看全文>>

导语 本周各国首脑与商界领袖齐聚达沃斯求解经济复苏之道,一份最新研究显示清洁能源转型是实现全球繁荣的“潜力股”。一份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本周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30年前将全球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到36%,可使全球GDP提高1.1%,升幅约为1.3万亿美元。与此同时,还将创造百万就业机会,改善生计,并助力全球实现巴黎气候目标。2015年,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陷入严冬,价格跌破10年记录,而清洁能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吸引了高达3290亿美元的投资。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中国正在改变其能源结构,以改善空气质量,实现经济转型。去年前11个月中国煤炭行业亏损面达九成,煤电下降,电力部门因煤电减少而实现了约2%的减排,而风电与光伏的新增装机量或均创新高。随着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全球领导人若能把握机遇,利用达沃斯论坛等多边平台加速清洁能源转型,将保护脆弱人群免遭气候难民的厄运,并创造气候安全与低碳繁荣未来。     热门微博 MT@21世纪经济报道:【李克强:去产能率先从钢铁、煤炭行业入手】 国务院会议指出:抓住化解过剩产能、消化不合理库存、促进企业降本增效等方面的难点问题,综合施策,率先从钢铁、煤炭行业入手取得突破,增强企业自身活力和投资意愿,努力缩短转型阵痛期,有效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关键点 全球议程需持续关注气候问题。气候变化应对不力被认为是2016年全球面临的最具影响力的风险。随着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加剧,国家经济,公共卫生,以及脆弱人群的生计将遭受严重威胁。虽然上届达沃斯论坛没有将气候变化列入议事日程,但去年主要的政治与经济的双边与多边会议均聚焦于气候变化的应对。巴黎之后,各国需继续聚焦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的政策落实。 清洁能源转型或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动力。在上月巴黎气候会议期间,全球领导人达成共识,进行清洁能源转型,以创造一个气候安全的未来。研究显示,如果各国能加速清洁能源转型,将避免数百万例过早死亡案例,创造就业机会,节省数十亿美元支出,并减少能源贫困。 富有远见的国家将把握低碳转型,实现经济繁荣的先机。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201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达到创记录的3293亿美元,其中超过一半的投资来自于中国,智利,南非和巴西等新兴市场。各国若能在今年达沃斯、G20集团峰会等多边机制上进一步巩固巴黎大会的成果,推动能源转型进程,将为其国民和经济带来巨大经济、环境与健康效益。   资源   媒体报道 达沃斯论坛更应该关注气候难民(财富中文网) 能源转型 传统能源惨跌之际 新能源投资经历了狂欢之年(华尔街见闻) 雾霾天的希望!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连续四年居全球第一(界面) 2015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全球第一(财新网) 90家煤企 去年前11月利润同比减少500亿元(一财网) 英媒:中国燃煤消耗大幅下降 清洁能源投资创新高(参考消息) 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使全球GDP增1.3万亿美元(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光伏产业就业人口达160万 可再生能源带动全球GDP增长(中国科学报) 银行收紧铁矿石、钢贸、煤炭信贷 倒逼“去产能”(21世纪经济报道) 极端天气 寒潮来势汹汹 专家称:北极气候变化引发寒潮频频(中国新闻网) 人民日报:寒潮警示“气候安全”(人民日报) 调查:空气污染成全球致命威胁 每年致330万人死(环球时报)   资源与工具   博客: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及未来趋势 (科学出版社) 报告:气候公正II–从细化国家分组看巴黎气候协定(创绿中心) 文章:气候变化中的移民选择 –IPCC 气候预警(创绿中心)报告:计算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效益 (英文)(IRNEA) 报告:数说清洁能源投资 – 2015年(英文稿)  (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 文章:中国电力部门在2015年减少煤炭发电后碳排放量下降约2% (彭博新能源财经) 报告:构筑公平世界(乐施会)   […]

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正式成立。2016年1月16-18日,亚投行开业仪式暨理事会和董事会成立大会将在北京举行。亚投行自宣布成立计划以来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就亚投行《环境与社会保障框架》草案提出建议,作为对亚投行成立的回应。

日期:2016-01-16 查看全文>>

导语 对于陷入衰退的煤炭业来说,关停、去产能在2016年仍将是常态。美国煤炭生产量创近30年新低,中国2015煤炭进口大降30%。最新的一份报告显示2015 年全球煤炭增长已陷入停滞并出现负增长,中国的煤炭消费量很可能已达峰。近日中国宣布将关闭1000处以上落后煤矿,并将设立千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煤炭去产能员工安置。尽管煤炭行业自诩为贫困人口解决用能问题,但越来越多研究揭示出其真正的社会、环境与经济危害。气候变化应对措施不力被列为全球2016年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全球风险报告自2006年以来首次将环境问题列为风险影响力之首。对于面临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等诸多挑战的中国来说,“十三五”期间是实现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落实气候目标,推进能源部门全面转型的战略机遇。   热门微博 MT@路透中文网Reuters:【世界经济论坛称难民危机与气候变化成2016最大风险】世界经济论坛(WEF)调查的专家称,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危险的世界,政治、经济与环境威胁堆积在一起。WEF发布报告称,就发生概率而言,难民危机是最大单一风险,而气候变化被认为潜在影响最大。   相关行动 分享:图说2015年北极气候变化(中国气象局) 分享:图片故事:煤矿旁的“新农村”(网易新闻) 观看:世界经济报告介绍视频   关键点 向清洁能源转型方能实现永续繁荣,改善公众健康。中国气候公报显示,本世纪以来,中国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约1%,是同期全球平均的8倍。与此同时,燃煤引发的空气污染在侵害着公众的健康。2012年因燃煤造成的空气污染造成了70万过早死亡案例,巨额公共卫生资源消耗在空气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治疗上。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将极大改善公众健康,并节省公共卫生支出。 “十三五”期间是能源部门实现低碳转型的契机。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再次成为全球清洁能源产业的最大投资国,投资额达到1105亿美元,增长了17%,以实现摆脱对高污染火电厂依赖,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的目标。近日一份研究建议,“十三五”期间,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应控制在35亿吨,以遵循生态红线约束、考虑水资源和气候变化约束、推进和落实化解产能过剩等目标。 巴黎协定是全球创造气候安全未来的开端。世界经济论坛昨日发布《2016年全球风险报告》显示,气候变化应对措施不力是2016年影响力最大的全球风险,其破坏力高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水资源危机、大规模非自愿移民和能源价格剧烈波动等风险。各国需要将承诺转化为实质行动,并加速气候行动与能源转型进程,增强气候韧性的目标,保护脆弱人群免遭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   资源   媒体报道 极端天气 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气候变化成2016影响力最大风险(中国新闻网) 世界经济论坛称难民危机与气候变化成2016最大风险(路透社) 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候公报(2015年)(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 强风暴带来北极“世纪之暖”(中国气象报) 报告显示:气候变化给全球中产阶级带来高昂成本(中国经济网)   能源转型 2015年中国引领全球清洁能源投资再创新高(中国证券网) 2015年中国煤炭进口大降30%(新浪) 中国或设立千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煤炭去产能员工安置(界面) 山西露天煤矿乱象横生:退耕还林被毁, 水土流失加剧(一带一路网) 环保部长陈吉宁:用硬措施硬办法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中国新闻网) 中煤协建议煤炭限最低价 被指与改革背道而驰(中国经济网) 中国坚决停止劣质煤炭开发 暂停高硫项目核准(经济参考报) 美国第二大煤炭商申请破产 连年亏损负债65亿美元(界面)   资源与工具   执行摘要:2016 年全球风险报告(世界经济论坛) 报告:2016年全球风险报告(英文)(世界经济论坛) 报告:2015年煤炭中期市场报告(国际能源署) 文章:建言“十三五 ”——制定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建议书(中国煤控项目) 统计:煤炭“惨烈”依旧,2015到底关了多少家煤矿?(华夏能源网)   互动地图 ​ 2015年清洁能源数据(彭博新能源财经)   ​图片下载 ​ […]

News | 新闻中心 
About CGGL
 
Our Focus
 
The Journal
 
Information Center
Copyrights 2016-2022 Belt & Road Green Development Partnershi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