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激发“一带一路”城市交通合作活力

日期:

“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交通基础设施是带路建设的优先领域。过去几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沿线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逐步提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交通运输领域的广泛合作,构建的不仅是地理范围的联通,同时也是文化的交流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融通。

曼谷耀华力路,即曼谷唐人街,计划进行步行系统改造。

越南胡志明市武文杰路,计划修建快速公交走廊。 李威/摄

 

“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交通基础设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过去几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沿线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逐步提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交通运输领域的广泛合作,构建的不仅是地理范围的联通,同时也是文化的交流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融通。“

“一带一路”交通合作前景广阔

千百年来,海陆两条丝绸之路跨越绿洲、戈壁和大洋,让中国走向了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

秉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为行动纲领),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支点。在行动纲领的部署下,“抓住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

过去的30年,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展。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呈现出以绿色、安全、可持续为依托的发展模式。在交通和环境容量以及生态发展的多重约束下,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从规划、设计到建设、维护,都融入了以人为本的要素。与此同时,也在实践中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很多城市和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十分落后,更无从谈及绿色、安全、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例如:柬埔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道路建设主要集中在首都金边一带,多数公路处于待维修状态,全国仅有2条年久失修的铁路。截至2015年,金边也仅有3条公交运营线路,城市道路狭窄,大多无人行道,汽车、摩托车、“嘟嘟车”和人力车混行。2014年,柬埔寨交通事故造成2170人死亡,其中有近70%是由摩托车所造成,交通安全问题突出。老挝的交通基础设施同样极度匮乏,在首都万象处处可见断头路和泥土路,道路安全问题也很严峻,2016年老挝发生5616起交通事故,有1086人在事故中丧生,其中95%的交通事故涉及摩托车。缅甸城市仰光2016年2月建立了首个快速公交系统(BRT),而新开启的公交体系也存在如高峰期线路运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这些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急需借鉴成熟经验。

相较于柬埔寨、老挝和缅甸,泰国的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泰国首都曼谷拥有东南亚国家中较全面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38公里的城市高架轨道线、42公里的地铁线,以及16.5公里的快速公交线。近年来曼谷也在努力推广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并改善慢行出行环境。越南的交通体系与其邻近的东南亚国家相比较为完整,近年来,越南第二大城市胡志明市提出大力发展大容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以解决日益增加的出行需求与城市资源的矛盾。根据《胡志明市交通发展规划》,该市将在2025年前修建10条轨道交通线和6条快速公交线。这两个国家也由于缺乏修建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的经验,正在向其他国家寻求技术支持。

中国经验受到更多国家青睐

近年来,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在很多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和建设中都能找到中国元素。

越南胡志明市摩托车和汽车保有量超过800万辆,道路拥堵严重,空气污染日益恶化,正在大力发展地铁和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BRT)以缓解上述大城市病,同时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中国许多城市拥有世界一流的公交系统,其建设经验、技术和政策理念成为胡志明市发展可持续交通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其中,胡志明市规划中的首条BRT线路——西贡BRT就从中国宜昌BRT建设中汲取了诸多经验和专业知识。

宜昌BRT走廊全长24公里,共有38座车站,获得BRT规划、设计和运营的全球“黄金标准”认证。西贡BRT与宜昌BRT规模相当,走廊全长26公里,共有28座车站,其设计中多处融入了宜昌BRT的设计因素,包括站台设计、公交车道设计、安全可达性和信号控制等。例如:西贡BRT的开放式车站设计就参考了宜昌的车站设计。与宜昌相似,胡志明市也考虑在BRT车站中纳入共享单车站点,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西贡BRT还参照宜昌设计了人行过街设施,确保行人能够安全抵达车站。这些因素将帮助西贡BRT实现安全、高效运营,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与许多大城市一样,曼谷正在发展慢行交通系统,将其作为绿色发展的一项内容。步行可达性和安全性是慢行交通的关键因素,同时,设计合理的步行网络也有利于沿线的经济繁荣。曼谷是泰国主要的商业中心,拥有许多繁华的购物和商业区,前往购物的当地人和游客络绎不绝。但是这些商业区却缺乏足够的步行设施,导致购物者不得不避让密集的车流和飞快的摩托车,这种危险的情况对当地商业发展造成了影响。

曼谷交通运输局将目光投向上海。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就是可在曼谷应用的案例之一。南京路改为步行街之后,游客数量不断上升,经济活动更加发达,南京路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在曼谷建设步行街和步行网络也将带来类似效益。通过参考上海有关步行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曼谷可提高步行安全性,修建容纳当地人和游客的设施,促进经济活动。

此外,曼谷公交系统缺乏安全和便捷的接驳方式。由于“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许多居民不愿搭乘公共交通。自行车是连接公交系统最便宜、最高效的方式,因此,曼谷近期正在修建自行车道,作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组成部分。同为发展中国家的首都,北京是世界上适于骑行的城市之一,自行车道设计和网络覆盖位居世界前列,其经验表明,设计合理、四通八达的自行车道能提高公交系统的吸引力和乘客量。北京的成功实践将为曼谷发展自行车网络提供有益借鉴。

上海虹桥交通枢纽的成功经验也为越南胡志明市提供了借鉴。胡志明市计划修建滨城(Bien Thien)市场交通枢纽,规划建设BRT车站、地铁站并提供短途和长途公交服务。规划建设的交通枢纽位于胡志明市第一区中心,建成后将成为该市最大、最重要的交通设施,整合不同交通方式,对用户体验、乘客量和出行效率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其设计和运营将对整个交通网络的发展产生正面效应,同时也标志着胡志明市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上海虹桥是全球最高效的交通枢纽,集机场、高铁站、地铁站、公交首末站、出租车站为一体。乘客可在不同交通方式之间实现无缝换乘。与虹桥交通枢纽相比,规划中的胡志明交通枢纽规模较小,但可整合交通设施、交通管理、安全措施和换乘等设计因素,纳入滨城市场交通枢纽建设规划。因此,将上海的经验和知识纳入胡志明市交通枢纽建设非常有益。通过与上海市的交流,胡志明市交通局正在仔细研究虹桥交通枢纽的设计和运营,在重要设计因素方面吸取有益经验,用于建设滨城市场交通枢纽。胡志明市对虹桥交通枢纽的复杂和高效印象深刻,还计划进一步借鉴参考上海交通发展模式、土地使用规划方法和城市发展理念。

“一带一路”开启更多区域合作

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沿线各国开启更多交通合作。印度孟买和印尼万隆在道路安全领域的交流合作就是其中一例。

印度孟买在为行人、自行车和摩托车骑行人群等道路弱势人群设计安全道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印尼是与印度情况相似的发展中国家,印度专家协助印尼万隆交通局开展道路安全审计和检查,发现其两个主要走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包括交叉路口过宽、过于复杂,缺乏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缺乏慢行交通网络,车速过快等。这一合作促使万隆在所有道路建设项目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采取道路安全审计和检查政策。孟买和万隆的经验交流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各国开展交流树立了榜样,双方在道路设计和管理细节上的互学互鉴,充分体现了对保障弱势群体的安全的重视,更为实现联合国道路安全可持续目标作出了共同努力。实践证明,这种交流有利于更好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构建的不仅是地理范围的联通,同时也是文化的交流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区域的融通。

“一带一路”的倡议虽然由中国率先提出,但其目标并不仅仅是促进中国和沿线国家单向的互联互通,而是希望建立一个共有的平台,挖掘各国的优势,形成区域国家间双向或多向的互联互通。交通发展就是这种多向沟通机制中重要的纽带之一。如何充分发挥交通纽带的作用是当下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结合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一带一路”的行动纲领,我们认为需要从多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合作:

●建立“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大交通对话平台,通过建立各层次政府间的交流机制,构建共同的区域交通发展愿景和目标。

●在共同愿景和目标的指导下,制定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战略规划,同时衔接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建立城市间的配对机制以促进互学互鉴。

●构建民间机构之间学术和实践的交流网络,通过交通领域各种类型的联合研究及交通项目的合作,推进愿景目标和战略规划的实施。

●在联合研究和务实合作的基础上,探索数据与信息的共享以及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

“一带一路”不仅带来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机遇,也让交通人面临更多挑战。但是我们相信,21世纪的中国人将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为后代谱写一曲新的“一带一路”之歌。


本文由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交通高级研究员王颖、赖锦明撰写。

注:本文于2017年5月18日发布于《中国交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