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Position:Home >> uncatalog >> Content
uncatalog

本期围绕金砖银行的管理层人事任命、合作伙伴、首批项目以及运营政策,了解其投资重点和治理模式。通过介绍现有多边开发银行的环境与社会政策以及金砖各国开发性金融的环境与社会政策,探讨金砖银行如何实现负责任投资,支持可持续发展。

日期:2016-07-23 查看全文>>

Greenovation Hub’s Research Centre is seeking a qualified individual to work as program officer to support the work of the centre.   About G:HUB Greenovation Hub (G:HUB) is a grass-root environmental NGO with a global outlook. G:HUB believes development should be ecological, and only by collaborative effort ca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e solved. We provide innovative tools […]

日期:2016-07-19
查看全文>>

2015年,《巴黎协定》的达成使得全球经济去碳化转型趋势愈加显著,各国更在可持续发展的政治层面达成高度共识。

导语 作为G20集团峰会的六大参与平台之一,民间社会会议(C20)于6日闭幕,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的C20代表共同敦促各国政府采取实际行动,在落实《巴黎协定》,兑现并增加气候资金以保护脆弱人群,能源普及与可再生能源投资,以及绿色金融发展等方面做出表率。上周,G20能源部长们达成一致,积极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巴黎协定》,并发表《北京公报》,提出将能源普及扩展到亚太地区,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然而,公报没有提出取消化石燃料补贴的明确时间表。继澳大利亚,法国等多城遭遇洪水侵袭后,中国南方大水未退,便将遭受超强台风“尼伯特”带来的强风暴潮,愈加严重的极端天气事件再次凸显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加拿大,墨西哥与美国首脑上周在推动清洁能源转型上做出承诺,到2025年将三国清洁能源发电量达到总发电量的50%;在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下,UNFCCC执行秘书表示《巴黎协定》有望在明年就提前生效。即将参加9月杭州峰会的各国首脑可以进一步夯实现有的政治共识与积极行动,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消除贫困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发挥引领作用。   热门微博 MT@乐施会OXFAM:“民间社会将支持二十国集团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各项工作,使全人类共同参与和受益,”香港乐施会总裁梁咏雩博士建议二十国集团建立公平、累进的国际税收体系;促进性别平等并设立社会性别预算;尽快批准巴黎气候协定和公平的国家自主减排贡献;承诺提高全球粮食安全、营养和粮食系统的可持续性;积极推动多边开发银行执行严格的社会和环境安全保障政策,保障受影响社区的自由事先知情同意权。   关键点 气候变化影响不分国界,脆弱地区人群首当其冲。继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城市因暴雨而严重内涝。法国塞纳河的水位居高不下,卢浮宫与奥赛美术馆被迫闭馆转移藏品。印度和巴基斯坦暴雨成灾。由于近一成国土位于正常洪水位以下,近日中国南方大水成灾,已造成186人死亡,数十人失踪,26个省区共1192县遭受洪灾,粮食歉收甚至绝收,城市内涝损失远超1998年特大洪灾。而疯狂的填湖造城让素有“百湖之城”的武汉丧失了天然湖波调蓄优势而被大水漫城,逐渐逼近的超强台风“尼伯特”将给东南沿海地区带来新一轮强风暴潮。 民间社会呼吁各国发挥领导力,应对气候变化,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自2013年俄罗斯G20峰会发起,第四届民间社会会议C20在青岛召开,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敦促政府尽快采取行动,落实《巴黎协定》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兑现并增加气候资金支持脆弱地区人民应对气候变化,普及清洁能源并发展可再生能源,将绿色金融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强碳交易市场建设,加强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估,以推进全球向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社会长期转型。 G20国家需深化合作,引领全球构建低碳、智能、共享的能源未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上周提出,通过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及削减化石燃料补贴,实现到2025年将三国清洁能源发电量达到总发电量的50%。《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指出,2015年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量实现有史以来最大增幅,中国,德国的贡献为全球增量的44%。上周,G20能源部长达成一致,鼓励成员国发展可再生能源,将能源普及的重点扩展到尚有5亿无电人口的亚太地区。作为G20主办国,中国可以积极动员G20框架内和更多国家为提高可再生能源私人部门投资营造良好环境,引领全球向清洁能源的转型,消除贫困。   ​媒体报道 G20能源部长会议通过《北京公报》 将继续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经济网) 二十国集团能源部长会议关注世界能源未来:绿色、低碳、共享(中国新闻网) 北美国家领导人提出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计划(cnBeta) G20成员国将力促可再生能源发展(新华社) C20会议闭幕 吁全球除贫、绿色发展(德国之声中文网) C20与会代表:赞赏中国为推动民间组织发展所作的努力(新华网) 武汉“看海”宿命何来?常淹水处本都是湖(财新网)   资源与工具 2016年二十国集团民间社会会议公报(中国C20官网) 李凡荣副局长在G20能源部长会议新闻发布会上的发布词(国家能源局) 简报:民间视角贡献G20:专题Ⅰ G20的前世今生(创绿中心) 简报:民间视角贡献G20:专题II – G20的六大护法(创绿中心) 网站: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官网 新浪专栏:谨防洪灾加剧下半年通胀压力(黄志龙) 署名文章:深化G20合作引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国能源报)   图片下载 ​ C20公报递交(C20官网),水漫武汉(京华时报,微博),台风“尼泊尔”(中国日报,微博),风能(Flickr)   大家说​ “即将在杭州举行的二十国首脑峰会将是二十国集团展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决心的机会。民间社会将支持二十国集团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各项工作,使全人类共同参与和受益。”——香港乐施会总裁梁咏雩博士 “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在能源供给侧实施清洁能源代替、在能源消费侧实施电能代替,其中的关键就是大规模开发清洁能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秘书长王益民 “本期的《年鉴》已清楚表明,世界能源正再次经历深刻变革。但就我们能源行业而言,这样的变化不足为奇;过去65年的《年鉴》显示全球能源格局始终处于持续变化中。作为能源行业,我们的任务是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在短期内业务的韧性,同时继续通过投资来满足未来的能源需求。”——BP集团首席执行官戴德立   相关气候快讯​​​ 可再生能源或成最便宜电力,G20可再生能源资金缺口扩大 极端天气或成新“常态” 中国多座城市承诺提前达峰 七国集团峰会与波恩会议凸显全球去碳化进程亟需实质行动 厄尔尼诺影响持续,各国民众呼吁摆脱化石能源依赖 各国能源转型进行时,G20斥巨资补贴化石燃料 G20变身“气候变化峰会”,承诺支持绿色气候基金   更多微博 ​ MT@NGOCN:7月5日-6日, 二十国集团民间社会会议(C20)在青岛举行,C20作为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G20)的重要配套活动,以“消除贫困、绿色发展、创新驱动与民间贡献”为主题,从民间视角出发进行讨论。 MT@霸气栤山:G20能源部长会议形成了《2016年G20能源部长会议北京公报》。公报明确,鼓励成员国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促进可再生能源投资,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大幅提高。 […]

2016年7月5日,2016年二十国集团峰会民间会议(Civil 20,C20)作为配套活动在青岛开幕。

日期:2016-07-05
查看全文>>

导语 能源消耗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健康。IEA本周发布最新报告指出,由交通、发电和散煤燃烧等引起的空气污染成为全球城市人口过早死亡的重要原因。除非全球使用和生产能源的方式作出改变,到2040年,户外空气污染引发的年均过早死亡将从目前的300万例增加至450万例,亚洲地区尤为严重。室外空气污染需要城市,国家和国际决策者采取行动,促进更清洁的交通以及更高效的能源生产和废物管理。本周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三国首脑发表联合公报,承诺到2025年实现北美三国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50%。在中国,PM2.5被首次写入“十三五”规划指标。然而,北大最新研究显示,政策制定者对于散煤控制的重视仍然不足。IEA报告指出,基于现有能源政策和技术,增加7%的全球能源投资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以显著降低空气污染,改善健康,解决贫困地区的能源获取问题,助力可持续发展。   热门微博 MT@咸宁人民广播电台: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有650万人因室内或室外空气污染而早逝,若不改变能源使用和生产方式,这一数字到2040年将增加至740万。   关键点 空气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第四大健康威胁,尤其是最贫困人群。继WHO数据警告空气污染成为大部分城市人口的健康风险后,IEA研究以2015年污染物排放数据以及到2040年的展望为基础,分析全球能源部门和空气污染变化。研究指出全球每年有650万例死亡与空气污染有关,使其成为仅次于高血压,膳食不均衡和吸烟以外公共卫生面临的第四大威胁。除非全球使用和生产能源的方式作出改变,到2040年,由户外空气污染引发的过早死亡将从目前的300万例增加至450万例,并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 投资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有助于改善公众健康,并帮助贫困地区避免先污染再治理的发展路径。城市室外空气污染的大部分来源非个人可以控制,需要城市,国家和国际决策者采取行动,促进更清洁的交通以及更高效的能源生产和废物管理。IEA研究指出,到2040年,如果全球能源投资增加7%,用于污染控制技术,提供清洁炉灶,提高能源效率,并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可以显著改善公众健康,节省全社会的医疗开支。此外,WHO报告指出,空气质量的改善有助于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延长预期寿命,并带来额外的气候红利,帮助各国兑现巴黎气候承诺。 越来越多决策者正在为其民众把握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多重效益。本周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三国首脑发表联合公报,承诺到2025年实现北美三国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50%。中国“十三五”规划首次将PM2.5写入指标。北大最新研究显示,发电、交通和工业领域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但作为北京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的散煤却未得到政策制定者的足够重视。IEA指出,只有制定强有力的长期空气质量目标,推出直接减排和法律条例等兼顾成本效益的能源政策,并确保有效的政策监督、政策执行和公众推广,才能大幅消减空气污染排放物,改善公众健康。   ​媒体报道 携手迈向清洁和可持续的未来(人民日报) 国际能源署:全球每年65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新华社) 国际能源署警告:能源政策不变将致更多人死亡(中国新闻网) IEA:能源投资增长7%,因空污死亡人数将减半(中国能源网) 北大最新研究:居民用煤是北京雾霾重要来源(财新网) 北美国家领导人提出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计划(cnBeta)   资源与工具 执行摘要:世界能源展望2016:能源与空气质量特别报告-执行摘要(IEA) 报告:世界能源展望2016:能源与空气质量特别报告(英文)(IEA) 博客:Small increase in energy investment could cut premature deaths from air pollution in half by 2040, says new IEA report (IEA) 数据库:WHO 全球城镇空气污染数据库(英文)(WHO) 报告:清洁能源未来路线图2016(英文)(IRENA) 报告:健康与气候变化:保护公共健康的应对政策(英文)(柳叶刀) 文章:建言“十三五 ”制定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建议书(中国煤控项目)   图片下载 ​ 城市交通(Flickr),中印空气质量比较(Scientific America),散煤(Flickr)   大家说​ […]

News | 新闻中心 
About CGGL
 
Our Focus
 
The Journal
 
Information Center
Copyrights 2016-2022 Belt & Road Green Development Partnershi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