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制气项目或将加剧气候变化和西部水资源短缺
导语
国家政策、专家和环保NGO均指出,
关键点
- 煤炭行业持续低迷,煤企亏损面达七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指出,由于煤炭供大于求,库存居高不下;同时煤炭价格大幅下滑,企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目前已有一半以上的企业职工工资下滑,部分企业出现了缓发、减发、欠发工资的情况。
- 发展煤制气仅是权宜之计而非战略之策。煤制气虽然可以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部分缓解我国天然气供应压力,但是从全生命周期过程来看,煤制气的一次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均高于传统能源和技术,此外在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方面,煤制天然气也没有明显优势。绿色和平分析指出,全国50个已有或在建、计划中煤制气项目,八成项目量位于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煤制气将加剧当地水资源危机;同时,造成一地治霾,全国增煤耗和碳排放的局面。
- 我国煤炭环境的外部成本巨大,煤炭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失超三千亿。由于我国煤炭价格没有充分反映煤炭的环境外部成本,导致煤炭的生产利用环节造成的环境问题持续恶化。根据《煤炭环境外部成本核算及内部化方案研究》报告,2010年煤炭环境总成本是5555.4亿元。其中,大气污染造成人体健康损失和矿区职工健康损失最大,两项共计3051亿元。
媒体报道
- 能源局:禁建年产20亿方以下煤制气项目(每日经济新闻)
- 发展煤制气,权宜之计还是战略之策?(能源网)
- 数据显示:全国煤企7成亏损 行业效益大幅下滑(中国广播网)
- 煤炭行业或将深度洗牌?(经济参考报)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我国煤炭企业亏损面超70%(经济参考报)
- 能源周刊:煤企亏损面超七成 煤化工门槛或提高 (中国新闻网)
- 煤化工面临逃离潮 央企项目论证4年都不愿下手(人民网)
- 煤制气:水资源和环境难以承受之重(科技日报)
- 我国煤炭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失超三千亿(科技日报)
资源与工具
- 国家能源局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
- 专题:专家再议煤制气产业利与弊(中国煤炭网)
- 报告:《煤炭环境外部成本核算及内部化方案研究》(能源基金会)
- 报告:中国计划中煤制气项目若投入运行将排放超过10亿吨二氧化碳(英文)(绿色和平)
- 报告:噬水之煤——煤电基地开发与水资源研究(绿色和平)
- 报告:中国煤制气革命 (英文)(杜克大学)
- 评论:李俊峰:煤制气是整过容的美女 只是权宜之计不可做国家战略来发展(华夏能源网)
- 评论: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陶光远:煤改气是条万劫不复的邪路(北极星电力网)
- 评论:杜祥琬院士:可再生能源是未来地球的支柱能源(中电新闻网)
- 博客:煤制气未改能源结构 只是转移了污染排放 (林伯强)
- 互动地图:水地图(英文)(世界资源研究所)
图片共享
中国煤电厂(Flickr)
煤制气项目水风险情况(绿色和平,微信)
目前建成、在建或拟建的煤制气项目(中国煤炭网)
|
大家说
- “煤制气生产过程水资源消耗量较大,约需要7吨水/立方米。目前我国煤制气项目多在西北干旱、环境敏感区域,将成为水资源和环境难以承受之重。煤制天然气对终端消费地区的能源结构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其实是以一次能源消费增加为代价。从全局看,这与能源体系低碳化发展方向是相悖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
- “我们的研究揭示,这种破坏性、高成本且过时的技术可能会在中国出现爆炸式增长,从而破坏中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并进一步损害环境。这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在新一轮的气候谈判即将展开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领导人应与中国合作,避免其成为现实。”——绿色和平东北亚办公室气候分析员李硕
相关快讯
更多微博
- MT@中国能源报 能源局公布《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能源局将对煤制气的发展作进一步规范,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规模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100万吨及以下规模的煤制油项目。http://weibo.com/2137950223/BeRjS76Ky
- RT@八平米 煤制油、煤制气的国家标准对于煤炭行业多元化发展是有利的,但是核心技术及专业人才的缺失还是掣肘我国新型煤化工项目发展的关键问题。目前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妄图获取高额利润,应该加大研发力量,稳定技术,搞示范项目,逐步试车,稳扎稳打才对啊!http://weibo.com/1416650522/BeN9zhmZE
- MT@中国网 【李俊峰:煤制气不应作为国家战略 不可一拥而上】李俊峰在煤制气产业发展利弊研讨会上认为,不应把发展煤制天然气作为国家战略,切不可不计后果地一拥而上。http://t.cn/RPGLR5H http://weibo.com/3164957712/BfbqICw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