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基金会制度是德国的一种特殊制度,即指一个政治党派在德国联邦议会中获得稳定席位持续参政,这个政党就可以建立自己的政治基金会在国内外开展基于政党政治理念的教育和研究性活动,基金会的活动经费由联邦政府提供,而且其资助的幅度与政党在议会获得的议席数量挂钩。政治基金会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是来自于对纳粹独裁的反思,是对基于民主与法治的共同底线的多元社会治理的一种推动。这种多元性、网络性的智库,对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促进民心相通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刊第三期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通过多方视角,从政策制定、企业投资、智库与NGO的智力支持和民间沟通,以及国际合作等层面,探讨了对因地制宜并有效保护投资所在国的生态环境,同时在自身实践和双多边合作中提升中国绿色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思考和建议。
日前,多家企业、机构和高校纷纷宣布从化石燃料领域撤资,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化石燃料,导致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化石燃料撤资运动符合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转型和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期望和路径。在此背景下,中国应该在国内外层面双管齐下,取得经济与减排的多重效益,发挥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领导力。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层面的内容,还应该有绿色维度。为了全面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绿色保障能力,需要更好地加强绿色“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接,强化突出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务实合作。
《绿色聚焦·中国与世界》为双月刊,主要服务于带路绿色发展平台的传播,以及平台课题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
欢迎各界人士为我们的期刊投稿,投稿请留联系方式(姓名/单位/地址/电话/邮箱),您的文章一经采用,我们会按具体情况支付相应的稿酬,并会在期刊中注明作者及单位。如您对版权有特殊要求,请事先与期刊策划编辑组说明,我们会根据要求合理地保护您的知识产权。
